原標題:家門前的那方水塘 指引他21年後再回家
從廈門到永川,山水迢迢隔不斷血脈親情。從垂髫到弱冠,時光匆匆抹不去骨肉至親。忘記了所有,忘不了老家方塘雲影。
尋親
被拐男子求助 尋找親生父母
家住永川區朱沱鎮的譚茂豪在與妻子聊天時,無意間提起自己是被拐賣來的,但被拐賣時年幼,幾乎不記得被拐之前的事,只依稀記得家門前有一方水塘。妻子聽後,積極鼓勵譚茂豪尋找親生父母。
2016年7月,譚茂豪與妻子帶著出生不久的孩子到朱沱派出所上戶,妻子便讓譚茂豪就被拐一事報警。派出所接警後高度重視,立刻安排人員為譚茂豪採集血樣,隨後告知譚茂豪血樣會被立刻送往區公安局,確認無不妥後將送往重慶進行鑒定,需要等上一段時間才能出結果。譚茂豪看著民警小心翼翼地將血樣封裝好送走,時時刻刻盼望著好消息的回傳。
民警帶著譚茂豪回四川綿陽認親。
等待
滿載期望 卻暫無匹配DNA
永川區公安局刑警支隊接收血樣後,立刻將譚茂豪的個人信息錄入全國打拐DNA數據庫,並將血樣送往重慶市公安局刑警總隊進行DNA數據採集。警方將採集後的數據補充錄入譚茂豪在全國打拐數據庫的個人信息中,在全國打拐數據庫中進行比對。
但遺憾的是,並未尋找到匹配的DNA數據。民警將這一結果告知了譚茂豪,並向他説明,這個結果只是目前的結果,只能説明至今譚茂豪的親生父母並沒有將DNA數據錄入全國打拐數據庫。如今譚茂豪的DNA數據已保存在了數據庫中,今後若其親生父母將DNA數據錄入數據庫,DNA數據將會立刻成功匹配。民警希望譚茂豪不要失望,多等一段時間。
譚茂豪抱著兒子探訪小時候生活的地方。
轉折
再次採集血樣 確認親屬關係
今年2月,四川綿陽的文太元夫妻的小兒子由于在交巡警支隊當輔警,了解到能通過全國打拐DNA數據庫尋親的消息,便向夫妻倆進行了科普,隨後帶著文太元夫妻二人前往當地公安機關進行了採血及信息錄入。
5月,譚茂豪與文太元夫妻的DNA數據匹配成功,永川區公安局第一時間得到反饋,立刻便將這個信息告訴給了譚茂豪,並通知他再次採集血樣同文太元夫妻做一次親子鑒定,以確保親屬關係。看著那一管新鮮採集的血液,譚茂豪增加的期待中摻雜進了絲絲忐忑。
6月10日,當民警笑著告訴譚茂豪,DNA親子鑒定結果為支持親子關係時,譚茂豪激動不已。20年來,譚茂豪本以為尋親渺茫就放棄了尋親,準備留憾終生,誰知在公安機關的幫助下尋得了親生父母,沒有了遺憾。
同時,民警也通過多方聯係和查找,為譚茂豪獲取了文太元夫妻的聯係方式及現居住址,並讓雙方在第一時間進行了通信,雙方也約定好本月22日,由民警帶著譚茂豪回四川綿陽認親。
家人欣喜地逗著譚茂豪的兒子。
認親
21年後 再相見抑制不住激動
6月22日,早上7:30,零星下著小雨。譚茂豪帶著妻兒,懷揣著激動的心情隨著兩位民警啟程前往四川綿陽,踏上了迢迢認親路。
路上,文太元夫妻二人數次打來電話,詢問譚茂豪他們到哪兒了,什麼時候能到。譚茂豪臉上帶著止不住的笑容,耐心地接應著親生父母的催促。
歷經三個多小時,譚茂豪終于抵達了父母家。找尋了21年,文母見到失而復得的兒子時,有點不敢相信,她壓抑住內心的激動,客氣地請眾人進屋。大家剛剛落座,文父便衝上前,激動地拉著譚茂豪的左手,眼裏含著熱淚,指著手臂上的一道疤痕説道:“雙田,這個疤,是你小時候,你媽媽打飯的時候不小心把你燙到的。”
隨後,民警將DNA親子鑒定書交予文太元夫妻二人和譚茂豪。看到鑒定書,文母陷入了這麼多年來尋找兒子的回憶中。文母説,譚茂豪被拐後,她一直在四處尋找,她擔心自己和丈夫到老了都找不到大兒子,把大兒子忘了,于是把小兒子的曾用名改為“文雙田”,以此來提醒自己,要繼續尋找大兒子。
父親帶著譚茂豪重遊故地。
回憶
父帶子重遊故地 外婆淚目
聊到譚茂豪印象中幼兒園裏的那棵大樹時,文父迫不及待地帶著譚茂豪重遊故地。“這就是你小時候讀的幼兒園,當時這裏的那棵大樹已經被砍了。”“從這裏進去就是我們的老房子了,以前這裏是一口堰塘,你還記得嗎?”……文父拉著譚茂豪,邊走邊幫助譚茂豪回憶昔日的樣子,倣佛譚茂豪還是離開家時的孩子,倣佛一切就發生在昨天。
在老房子前,譚茂豪的外婆急匆匆地朝譚茂豪跑過來:“雙田,你總算是回來了!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外婆説著譚茂豪被拐前的事情,觸景生情,眼淚止不住地往外冒。
雖然一家人剛剛團聚不久,但原本的生疏已被他們臉上的微笑所代替。看著譚茂豪重享家人團聚的天倫之樂,民警也帶著滿足的微笑離開綿陽。
前因
舅舅拐賣外甥 父母遍尋全國
1996年,譚茂豪的爺爺生病了,文父文母為了方便照顧爺爺奶奶,便把5歲的譚茂豪送到了外公外婆家。譚茂豪有一個舅舅,是外公外婆撿來的兒子,他趁著二老不注意,將年幼的譚茂豪拐騙至廈門,送往了人販子手中,隨後不知所終。
不久後,譚茂豪被人販子賣給了在廈門打工的養父。養父結束打工後,帶著譚茂豪回了老家永川區朱沱鎮,並為譚茂豪更改了姓名。養父在譚茂豪17歲時就去世了,此後譚茂豪便獨自生活,如今,譚茂豪已娶妻生子。
兒子被拐賣後,文父文母心痛不已,報警後便開始四處尋找兒子。二人帶著希望,奔赴于每一處可能有兒子的地方。每打聽到一個地址,他們就去那個地方打工,邊打工邊找。但上天磨人,每一次聽説疑似有兒子的消息,二人總是揣著希望前去,背負著失望而回。
21年來,夫妻倆不知流了多少淚,不知尋遍了多少城鎮,也不知經歷了多少欺騙,但二人從未放棄,因為兒子是他們的掌中寶,心頭肉。(記者 劉小菡)
-
養父母為白血病女兒尋親 分隔14年親姐姐捐骨髓救妹妹
14年,她從一個襁褓中的嬰兒,長成花季少女。若不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白血病,也許14年前她被抱養的身世不會揭開。2017-06-21 17:20:47
-
湖北荊門警方“尋親行動”幫助多名失聯流浪人員回家
”荊門市民鮑某某6日來到荊門市救助站送來錦旗,感謝人民警察和救助站幫助找到失聯7年的母親李某某。2017-06-07 16:18:24
-
跨年齡人臉識別技術為丟失27年的男子成功尋親
當一張發黃老照片遇到一項前沿技術,尋找失蹤親人的阻力進一步減小。2017-04-15 12:54:12

-
“沉睡”銀行卡或將被銷戶,合理嗎?
2017-07-03 14:07:02
-
送錢送戶口送房子!為了留住大學生,這些城市拼了
2017-07-03 14:07:02
-
過半受訪者表示高考後選專業受到家長、媒體等影響
2017-07-03 14:07:02
-
畢業季因多種原因被花樣扣畢業證 學生該如何維權?
2017-07-03 14:07:02
-
非常重要!這個月領到工資條,一定要看這三項!
2017-07-03 14: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