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石家莊6月17日電(記者范世輝)父親節前的一天,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電影院內安靜的試映室裏不時發出啜泣聲。患有尿毒症的趙玉潔和53歲的父親趙英魁眼裏充滿了淚水。放映室裏正在播放的是以他們父女倆為原型的微電影《山》。這部電影是女兒趙玉潔給趙英魁準備的父親節禮物,父親節當天將在峰峰礦區世紀廣場放映。
1986年出生的趙玉潔是家裏的獨生女,高中畢業後學習動漫設計,後進入峰峰集團旗下的天擇機械廠工作。由于天資聰穎有美術天賦,再加上吃苦耐勞,她很快成為廠裏商務資訊部門的骨幹。2012年,趙玉潔步入婚姻殿堂,生活幸福美滿。然而一年後,她被查出了尿毒症,冰冷的診斷書把她的生活拉到了冰窟。
透析半年後,趙玉潔的病情持續惡化。這時,她的父親做了一個決定,把自己的一個腎移植給女兒!對此,趙玉潔堅決不同意,哭鬧著不治了。可是,父親的話斬釘截鐵不容反對,他只説了三個字:“你別管。”
2014年的父親節,趙玉潔和父親做了腎移植手術。換腎手術很成功,眼看著生活有了新希望。
然而,因為個人體質原因,趙玉潔對藥物反應明顯,引發一係列並發症,無奈之下,只好減少抗排斥藥的藥量。但隨著藥量減少,移植的腎功能開始減退,慢慢失去功能,趙玉潔又開始了漫長的透析治療。
2015年,整整一年她是在醫院度過的,肺炎、帶狀皰疹……身體上的病痛,精神上的折磨,對父親的愧疚,趙玉潔變得敏感、脆弱、煩躁。
鬧得最兇的一次,她拔掉輸液管,跑出病房,鬧著回家。從沒打過她的父親狠狠地扇了她一巴掌,父女兩人抱頭痛哭。
這一巴掌,徹底改變了趙玉潔對生活的態度。
“父親為我付出這麼多,我不能輕言放棄,我必須讓父親看到我活得很好,我不能成為父親的遺憾。”她説。
2015年冬天,開夜班計程車的父親交班後來到醫院,從內衣兜裏拿出一盒帶著體溫的軟陶泥。“妞兒,看,陶泥,給爸爸捏個泥人吧!”
趙玉潔用枯瘦的手接過陶泥,當她的指尖碰到父親冰冷、粗糙的手時,一股熱流涌上心頭,她強忍著淚水,以父親的身形捏了一個人形泥塑。父親興致勃勃地拿來涂料,給小泥人畫眼睛鼻子。父親笨拙的手畫得扭扭曲曲的,趙玉潔被逗笑了,她拿過畫筆,認真專注地接著畫起來。她的生活,也因為小泥人豐富起來。
體態婀娜的明代仕女、憨態可掬的小沙彌、活靈活現的真人人偶……趙玉潔的作品越來越多,她把對生活美好的期望全部融入到了陶泥裏。
如果不是父親的突然暈倒,趙玉潔的泥塑生活也不會發生質的飛躍。
因為看病,工薪階層的趙家家底被挖空,雖然有醫療保險,峰峰集團每年也會補助一些錢,但仍然改變不了家庭經濟進入窘迫的狀況。趙玉潔的父親晚上開夜班計程車,白天照顧女兒,高強度的工作和不規則的作息擊垮了這座大山。去年冬天,“撲通”一聲,父親暈倒在地。
如何才能減輕父親的負擔?趙玉潔把目光放在了滿窗臺的泥人身上,她想賣泥人,可是怎麼賣呢?出去擺攤?她的身體不允許。好朋友告訴她,現在靠微信朋友圈做生意很火,可以開微店。2017年初,趙玉潔的“妞兒手作屋”開張了。懷著對父親的感恩,趙玉潔更加積極樂觀地生活。
病床上的第四個父親節就要到了,慢慢好轉的趙玉潔想送給父親一份與眾不同的禮物。記錄下來吧,把父親的偉大用電影的形式記錄下來。4月初,趙玉潔在愛心人士的幫助下與峰峰礦區影視家協會取得聯繫,用微弱的聲音講述了她的故事,請求拍攝一部微電影。在當地多個部門的支援下,以趙玉潔和其父親為原型的微電影《山》開拍,並于近日完成制作。
“小時候,父親拉著我去爬山,我經常採一大束不知名的花。在我心裏,父親就是山,我就是山上的花。父親,是我一生的靠山。”趙玉潔説。
-
專訪:“父親讓我永遠記得根在祖國”——訪已故海歸戰略科學家黃大年的女兒黃瀟
新華社倫敦6月3日電專訪:“父親讓我永遠記得根在祖國”——訪已故海歸戰略科學家黃大年的女兒黃瀟2017-06-04 12:41:27

-
【徵集】爸爸和我:關于家的記憶老照片
2017-06-16 11:05:14
-
在公共籃球場跳廣場舞,錯了嗎?
2017-06-16 10:13:45
-
手機重啟=關機再開機?你錯了!
2017-06-16 11:05:27
-
薦讀丨永遠不要小看不合群的人
2017-06-16 11:04:44
-
女領導深入地頭別樣美(圖)
2017-06-16 11:0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