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12日電(張蔚林、倪元錦)12日是我國第九個“防災減災”日。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為打通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傳播的“最後一公裏”,北京市正加強各類社會媒體的聯動,將氣象災害預警延伸到社區的“神經末梢”。
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介紹,社區常見氣象災害風險主要有臺風、暴雨、雷電、大霧、高溫、大風、沙塵、寒潮等。防災減災,提升基層能力是當務之急。
“對北京而言,汛期暴雨是重要的城市氣象災害。”京津冀環境氣象中心主任喬林説,北京全年降水時空分布極不均勻,汛期多雷暴雨,瞬時降雨量大,易發生旱澇急轉或旱澇交替。
統計數據顯示,北京市“暴雨、雷電預警提前量”為105分鐘、56分鐘。北京市氣象局減災處處長劉建忠介紹,精準預報得益于“快速更新多尺度分析和預報係統”,分區預警機制則提供了“分時段、分區域、分強度”的精細化預報預警産品,使得多部門的防汛聯動工作更有針對性。
據介紹,北京市氣象臺通過天氣監測預警一體化平臺,設置“監測區”、“警戒區”、“責任區”由外到內的三個區域,24小時關注“回波動態”,並通過視頻會商,與各區氣象臺實現上下級部門的聯動。
北京市海淀區氣象局副局長劉文軍説,社區是傳播氣象災害風險預警的“神經末梢”,各區通過共建共享公交顯示屏、戶外顯示屏、短信平臺、微博、微信、網站、電視、廣播等形成聯動效應,擴大信息覆蓋面,增強預警信息傳播時效。
“下一步將考慮氣象信息員進村進戶,通過自建、社區共建群測群防員,打通應急發布的最後一公裏,將氣象信息員的工作納入社區網格員的職責中。”劉文軍説。
據了解,氣象信息員主要承擔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的接收、傳播以及氣象災情的收集、上報,協助開展氣象災害科普宣傳,幫助群眾做好防災避災工作等。中國氣象局數據顯示,目前全國約有氣象信息員78.1萬人,村屯覆蓋率達99.7%,已成為基層氣象信息傳播和氣象災害防禦的重要力量。
-
中央氣象臺發布強對流天氣預警 部分地區有9級雷暴大風
據中央氣象臺網站消息,中央氣象臺5月12日06時繼續發布強對流天氣藍色預警,預計5月12日08時至13日08時,廣西東部、廣東北部和西部、福建東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8-9級雷暴大風,局地伴有冰雹天氣。2017-05-12 07:24:56
-
京津冀及周邊大氣氣象擴散條件較好 30日起將轉差
據中央氣象臺網站消息,4月24日至29日,全國大部地區大氣擴散氣象條件總體較好,無明顯霾天氣,4月30日至5月3日,華北黃淮等地大氣擴散條件略差,有間歇性輕度霾天氣。2017-04-24 08:25:40
-
提升氣象預警能力 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湖北日報訊 (記者周呈思)昨日上午,省委書記蔣超良,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曉東在漢與來鄂調研的中國氣象局局長劉雅鳴一行座談。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傅德輝,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黃楚平,省政府秘書長王祥喜,省氣象局負責同志參加座談。2017-04-16 10:00:28

-
從充電寶到雨傘,“花式共享”靠譜嗎?
2017-05-12 14:13:55
-
第九個防災減災日,往年主題你都知道嗎?
2017-05-12 14:13:55
-
誰説民族品牌逐漸消亡,這些老牌國貨依然堅挺
2017-05-10 14:02:09
-
攜手ofo,民族老品牌如何“鳳凰”涅槃?
2017-05-10 14:02:09
-
【有獎攝影徵集】百姓生活 加入攝友微信群
2017-05-09 13:2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