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社北京12月5日電(記者盧國強)北京警方5日公布一起特大非法獲取公民個人資訊案件,嫌疑人通過在網頁植入代碼獲取瀏覽者手機資訊並出售。警方共查獲非法獲取公民資訊的網站26個、公民資訊上百萬條。
今年6月初,在IT領域工作的“海淀網友”小張無意中發現,一個網站提供“手機號抓取”服務,小張按照網站提示注冊了會員,獲得可免費試用3天的抓取代碼,發現在手機用戶瀏覽植入代碼的網站後,果然可以抓取手機號、型號等資訊。小張隨即向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報警。
警方對涉案網站進行溯源調查,發現這個網站對一些“專科醫院”“美容醫療機構”等網站出售了代碼。經過進一步偵查,警方發現這個網站只是銷售代碼,編寫代碼的另有其人。
經過偵查,警方逐步摸清了涉案網站的組織架構:一級網站負責編寫代碼並收取使用費,所有抓取的個人資訊第一時間全部發送到一級網站的伺服器,再發送給二級網站;二級網站負責包裝、銷售代碼並提供服務,收取使用代碼網站的費用,同時也要根據收到的資訊向一級網站付費;三級網站需要在二級網站注冊登錄才能看到自己想要的資訊,在花錢購買代碼後,還要按照獲取公民資訊的條數付費。
7月24日,警方啟動代號“濾網行動”的專案組,前後共派出18個工作組前往15個省份18個地市開展調查,確定一級網站下有32個二級網站正常運營,其中27個二級網站存儲了5000條以上的公民資訊。
截至9月25日,警方共抓獲26個涉案網站多名違法犯罪嫌疑人,查獲公民資訊100余萬條。目前,包括制作和銷售抓取手機號代碼的嫌疑人梁某在內33名嫌疑人已被檢察機關批準逮捕,案件仍在進一步調查中。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
禮讓斑馬線究竟如何“讓”?
2017-12-05 10:34:27
-
盤點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的那些“黑科技”
2017-12-05 10:34:27
-
注意:人工智慧玩具或侵犯兒童隱私?
2017-12-05 10:34:27
-
北京現"汽車墳場","僵屍車"治理路在何方?
2017-12-05 10:34:27
-
求職季的"花式"騙局 零學費培訓竟是套路
2017-12-04 13:33:12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