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社北京7月6日電(記者高潔 李放)記者近日從最高人民法院了解到,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全國知識産權侵權案件量呈上升趨勢。2016年較之2015年同比上升41.34%。 根據2015年以及2106年人民法院大數據管理和服務平臺中民事一審審結案件的統計數據,在知識産權侵權涉外案件中,涉及國家多達28個。其中,美國、法國和德國涉案量最多。
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廣東、北京和浙江審結的案件量最多。數據顯示,在知識産權侵權案件中,原被告均以法人為主。其中,法人佔全部原告的87.32%,佔全部被告的74.76%,被告中超八成法人或非法人組織的單位性質為有限責任公司。全國知識産權侵權案件平均審理周期為105天。其中,假冒他人專利、侵害發明專利權和侵害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等9類案件審理周期超過平均審理周期。此外,僅7.93%的知識産權侵權案件的原告訴訟請求全部獲得支持,知識産權侵權案件的結案方式以撤訴為主,佔比50.88%。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
“雙普”即將相見,美俄能結束互懟嗎?
2017-07-06 18:37:14
-
房價體係是城市經濟轉型的杠桿與陷阱
2017-07-06 17:14:43
-
被《王者榮耀》撕裂的中國互聯網
2017-07-06 13:17:52
-
錢也許正從“毛了”轉向值錢了
2017-07-06 13:17:52
-
你會參與嗎?商業養老險獲政策支持
2017-07-06 11:26:56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