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老齡人口佔比不斷提升,養老保障壓力日益加大。如何讓“老有所養”不成為一句空話?中國官方正加快行動。
從國外經驗看,商業養老保險一直是養老保障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提供養老風險保障、增加養老資金積累、完善金融市場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在中國,它仍未成氣候。據統計,2016年中國具備養老功能的人身保險保費收入為8600億元人民幣,在人身保險保費收入中佔25%。而在美國、英國、加拿大等養老保障體係較為完善的國家,這一比例約為50%。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黃洪坦言,當前中國商業養老保險發展仍相對滯後,産品和服務供給不足,覆蓋面很小,難以有效滿足民眾通過商業養老保險提升整體養老保障水平的客觀需求,亦難以充分發揮對社會保障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持作用。
中國官方對此頗為重視,曾多次明確提出加快商業養老保險發展。日前舉行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又原則通過了《關于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若幹意見》,制定了商業養老保險到2020年的發展目標,明確其在完善養老保障體係、促進養老服務業發展、服務經濟提質增效升級中的作用和任務,並提出相關支持政策及地方保障措施。
黃洪分析説,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目的就是要發揮商業保險機構在風險保障、長期資金管理等方面的專業優勢以及市場化運作的機制優勢,擴大商業養老保險産品供給、拓寬服務領域、提升保障能力,滿足不同年齡段、不同就業形式的民眾在基本保障之上更高水平的、更多樣化的養老保障需求。
與此同時,此舉還有助于健全中國的多層次養老保障體係建設,對基本養老保險形成有效補充,適應人口老齡化和就業形態新變化,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會議明確提出要加快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這是一種國家給予商業養老保險投保人所得稅延遲繳納優惠政策的商業養老保險。早在2009年,中國官方便首次提出要適時開展相關産品試點。
黃洪表示,稅延養老保險試點在中國是一項全新的制度設計和安排,這項制度既要考慮稅收制度的公平性問題,使盡可能多的人從中受益,又要考慮到實務操作的可行性和便捷性,實現與稅收徵管係統的無縫銜接;既要充分借鑒發達國家稅延養老的經驗,也要充分適應中國國情。
“正是基于這些考量,所以我們對稅延型養老保險在政策研究和制度設計過程中,採取既積極又審慎的態度。”黃洪透露,目前該政策由財政部牽頭,保監會和國家稅務總局等相關部門正積極調研論證,相關課題研究工作已經完成,方案正在制定之中。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看來,確保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政策落地還需完成一些配套工作。例如,官方應盡快出臺稅優比例,使保險公司相關産品設計盡快進入實質性研發階段;同時,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應建立個人賬戶,並與稅收部門連接起來,做到終生追蹤和記錄。(記者 王恩博)
-
保監會:保險業已基本做好稅延養老保險試點準備工作
保監會副主席黃洪23日表示,開展稅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時機和條件都基本成熟和具備。2017-06-23 19:35:07
-
保監會:確保商業養老保險資金的營運安全
保監會副主席黃洪23日表示,管理商業養老保險資金不能簡單地要求高回報,確保資金安全穩健是首先要考慮的因素。2017-06-23 18:25:25

-
攝影徵集丨快門定格下的“東方之珠”帶你“尋覓香港印象”
2017-06-23 17:50:08
-
畢業典禮:在儀式感中獲取力量
2017-06-23 13:40:50
-
暴雨天氣必備!安全出行指南請收好
2017-06-23 13:40:50
-
屢禁為何不止?“百變神醫”霸屏賣藥
2017-06-23 10:22:24
-
中國食品辟謠聯盟解讀“反式脂肪酸”的8個真相
2017-06-23 13: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