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樂視資金問題持續發酵,樂視體係中各條線都難獨善其身。作為樂視最優質的一部分資産,樂視致新也一度被傳因資金問題,樂視超級電視的代工合作夥伴已經從三家縮減到了一家。
不過,在記者實地探訪樂視致新最大代工廠青島冠捷的過程中,冠捷科技中國及亞太區電視業務總經理葉國元表示,樂視致新與公司的合作主要是訂單模式,樂視方面會根據當前市場情況對未來一段期間銷量進行預測並提交訂單,工廠會根據樂視的訂單進行批量生産,不會大量存貨。不過,這兩年樂視超級電視經常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當然這也與目前面板等原材料價格上漲幅度較大、工廠原料庫存短缺等有關。這些都直接導致市場上的樂視超級電視暫時性缺貨的現象。
至于樂視致新與冠捷合作付款問題,冠捷方面一位高管則表示,樂視致新對他們付款沒有出現拖欠與延期等問題,給付都比較及時。
樂視電視五家代工廠
冠捷供貨近一半
此前有傳言,因資金問題,樂視超級電視的代工合作夥伴已經從三家縮減到了一家。針對這一質疑,樂視智能終端供應鏈高級副總裁王大勇直言,樂視電視目前有冠捷、富士康、毅昌、TCL、中強等五大電視代工廠商,它們正在同步為樂視供貨。其中,冠捷是樂視電視最大的代工廠,出貨量佔樂視銷售量近一半,整個冠捷青島公司一天可以生産出貨樂視超級電視就達到2萬臺。
資料顯示,冠捷專注于液晶顯示類産品領域,是全球第一大液晶螢幕制造商。而在液晶電視方面,冠捷2016年出貨量達到1880萬臺,位居全球第四。2014年10月,冠捷集團生産樂視電視突破100萬臺,2016年1月突破300萬臺。
今年樂視的“紅色414生態電商節”即將到來。面對今年樂視並不樂觀的風評,往年樂視超級電視與樂視超級手機等智能硬體最為紅火的上半年銷售旺季,能否在銷量與供貨上保持住,成為外界最為關注的話題。
王大勇稱,今年的“紅色414生態電商節”已經正式啟動,五大電視代工廠商都在開足馬力,全力供貨。“414”期間,超級電視總備貨量75萬臺至80萬臺,確保充足現貨供應。前電視正源源不斷地入庫及送往各地LePar門店,迎接即將到來的紅色“414”。
冠捷科技(青島)有限公司總經理曹鋼則表示,“樂視是冠捷的優質客戶,公司正在加班加點地備戰樂視414紅色生態電商節,今年冠捷為樂視414紅色生態電商節的備貨量大約是30~40萬臺之間,公司也爭取保質、保量,按期交貨。”
記者現場看到,工廠挂起了“克服萬難,全力備戰樂視414”的標語,打包裝箱的工人則相當忙碌地快速裝箱運貨。
冠捷:樂視超級電視
制造標準更嚴苛
在青島冠捷的樂視電視代工廠,記者觀察了樂視電視加工制作的全流程,雖然工廠的智能化程度並不算高,但是工人操作與各項檢控都井然有序。
曹鋼介紹稱,“2013年5月,樂視與冠捷正式開始合作,到現在將近4年的時間,冠捷青島公司一直是冠捷集團內最主要的樂視生産基地。經過幾年的合作,我們深感樂視對超級電視的制造提出了比以往傳統電視制造更嚴苛的標準和要求,例如跌落測試,傳統電視要求高于地面55cm,而樂視要求80cm高度測試;老化測試傳統電視只做裝箱高溫測試+開機高溫測試,樂視要求增加高溫48小時;包裝要求,傳統電視是BC瓦楞紙,而樂視電視是AB瓦楞紙。”
據現場工廠負責人介紹,樂視超級電視從最基礎額零部件到組裝下線,一共要經過16道工序才能完成出貨。針對現場正在進行的鹽水腐蝕測試與高低溫測試,該負責人表示,樂視超級電視不僅要在內容上體現出來,在制作工藝上與體驗上也要匹配,適應各種環境下的電視硬體適應性很有必要。
樂視致新與冠捷合作
沒有資金問題
對于市場與公眾最為關心的資金問題,葉國元表示,“據我了解,樂視致新與冠捷合作一直沒有出現資金問題,訂單來了,我們生産出貨,在回款期內樂視致新都按期付款”。
冠捷科技北京辦事處總經理林中豪解釋稱,樂視致新與冠捷以訂單方式合作,公司給予樂視致新60天的付款周期,這屬于冠捷合作公司中的最高信用商待遇,其他合作公司中還有30天、45天等不同付款周期。
現場一位樂視致新的投資人則對記者表示,“樂視高管不定期會與投資人交流,我們對于樂視的資金等問題還是比較了解的,樂視也會邀請投資人去工廠實地調研考察,我們自己還時不時去店裏和網上看看樂視産品的銷量。不論是樂視致新的産品品質還是銷量都不錯,外界可能把資金問題本身有些放大了。”
樂視致新一位內部人士則對記者稱,樂視其他條線自己不甚了解,但是樂視致新方面並沒有太大的資金壓力,樂視超級電視銷量一直在上升,樂視電視會員收入也比較穩定,開機廣告與貼片廣告等招商總額都在上漲,樂視致新現金流方面沒有出現問題。

-
前11個月 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2%科技人工智慧2016-12-24 12
-
前11個科技人工智慧2016-12-24 12
-
前11個月 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2%科技人工智慧2016-12-24 12
-
家裏有老人的都該看看!
2017-03-27 11:17:27
-
17位浙大退休教授為這事整整奔走8年!
2017-03-27 11:17:27
-
“搶生”二孩該不該交社會撫養費?
2017-03-27 09:37:31
-
手機APP上查個人徵信,靠譜嗎?
2017-03-27 10:20:42
-
時間管理上的低能是我們的硬傷
2017-03-27 10: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