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等四部委12月5日聯合發布《關于規范推進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建設的若幹意見》(簡稱《意見》),要求從嚴控制特色小鎮房地産開發,同時提出項目在合理確定住宅用地比例基礎上,結合所在市縣商品住房庫存消化周期確定供應時序。
近年來,各地創建特色小鎮的熱情非常高。去年,三部委決定計劃到2020年培育1000個特色小鎮。而目前全國計劃建設特色小鎮的總量已經多達五六千個。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存在著借特色小鎮之名行房地産開發之實的現象。上述《意見》提出嚴控特色小鎮房地産化很及時很必要。
據悉,在珠三角,某房地産企業借助“科技小鎮”概念推動産業地産,獲得地方政府大量土地資源支援;在長三角,一家房地産企業打算在大城市周邊打造標準化的“農業小鎮”:2平方公里農業區配套1平方公里建築區,計劃承載3萬人。以這種方式建設的特色小鎮實為“假小鎮真地産”。
建設特色小鎮完全拒絕房地産不太現實,因為無論是小鎮居民還是外來遊客,在特色小鎮都有居住需求。但如果過度房地産化,特色小鎮不僅會失去自己的“特色”,變成“地産小鎮”,而且很容易拉高小鎮地價,影響其他産業發展。唯有嚴控房地産開發,才能確保特色小鎮特色化。
那麼,如何嚴控特色小鎮房地産化呢?《意見》主要提出了兩方面的措施,一是合理確定住宅用地比例,即從土地供給環節控制房地産過度開發;二是對産業內容、盈利模式和後期運營方案進行重點把關,防止房地産開發混入其他産業。這兩方面措施無疑都會發揮制約作用。
不過,上述兩方面措施還需要進一步彌補和完善,防止一些地方打擦邊球和鑽漏洞。由于不少房地産項目並不是以住宅地産的名義開發,而是以其他名義開發,所以,合理確定住宅用地比例有時也難以限制房地産開發。如果只是由小鎮方面對産業進行把關,不排除在房地産利益誘惑下,對混入其他産業中的房地産睜只眼閉只眼。
筆者以為,除了“合理確定住宅用地比例”、“對産業重點把關”外,還應充分公開相關資訊。每個建設特色小鎮的地方,有必要詳細公開規劃資訊、招商資訊、産業資訊、運營資訊等,以便社會監督。只有充分公開資訊,無論是以旅遊、文化名義還是以科技、農業名義開發房地産,都難以得逞。
尤其要把好特色小鎮評選關。各地建設特色小鎮的目的,是為了進入中國特色小鎮名單,目前已經公布了兩批。據悉,特色小鎮的評選程式是,地方政府推薦,省級政府初選,然後是國家有關部委組織專家進行復核和現場抽查。只有嚴把初選、復核關,才能把“地産小鎮”擋在門外。
今年5月,住建部在一份通知中指出,對存在以房地産為單一産業,打著特色小鎮名義搞圈地開發等問題的建制鎮不得推薦。這已經發出了警告,但只是發警告還不夠,還必須把好“終評關”。這需要有關部委及相關專家,本著對特色小鎮負責任態度,在復核、抽查中不讓“地産小鎮”蒙混過關。
另外,還要有完善的退出機制。已經進入中國特色小鎮名單的特色小鎮,顯然會繼續發展,不排除某些小鎮獲得特色小鎮稱號後,轉向房地産開發,以便獲得更多土地財政收入。為防止特色小鎮變味,還需要建立健全退出機制,即定期明察暗訪,凡不符合特色小鎮標準的,應踢出名單取消稱號。(豐收)
-
特色小鎮 根在文化
無論從經驗還是教訓來看,特色小鎮都不只是一個經濟名詞,更是一個文化名詞。特色小鎮的文化特色要真正樹立起來,除了需要有經濟支撐和差異性概念,更需要有一批真正理解、懂得本地歷史傳統與民眾情感的“文化人”“鄉賢”。2017-02-04 08:16:54
-
瑞士小鎮提供了哪些“特色”值得借鑒?
審美水準的提高,政府規劃的規范,民間潛力的發揮,以及不急于求成的時間,才能造就出一個個特色小鎮。其所實行的“嵌入式開發” ,在保留原始自然風貌的基礎上,數代人用幾百年時間打造出一個特色小鎮,讓環保、綠色、舒適成為了小鎮標準。2017-01-05 08:03:49
-
特色小鎮不能搞“圈地造城”老套路
向當地人打聽發現,這裏並沒有什麼傳統的互聯網産業基礎,只是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了一些互聯網相關企業,顯然是“圈地養羊”意在稅收,離特色小鎮內涵很遠。特色小鎮概念應該回歸經濟屬性,回歸以創新帶動産業轉型的內涵,才能讓各地明確發展目標,擺脫“圈地造城” “穿新鞋走老路”的浮躁。2016-12-02 08:19:23

-
浙大女孩6年跨越4個專業,會燒菜成廚神(圖)
2017-12-06 10:57:27
-
人工智慧時代,也不是所有崗位都會被搶走!
2017-12-06 10:57:27
-
流感高發季到來,如何預防流感?
2017-12-06 10:57:27
-
持證排污 新版排污許可證核發在多個行業展開
2017-12-06 10:57:27
-
公開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人員資訊,有用嗎?
2017-12-06 09: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