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近日網傳“九年義務教育升級為十二年制,中考將取消”的消息,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負責人回應,現階段不可能將九年義務教育升級為十二年制。該負責人認為,目前不具備把高中階段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的條件,高中階段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加快普及步伐,滿足初中畢業生接受高中教育的需要。
關于“取消中考”的公眾號文章,近年來每過一段時間就被會刷屏一次,而每次被刷屏後,都會被證明是“謠言”。但對于這類“謠言”,還是有很多人相信。這表明我們很多人存在嚴重的教育焦慮情緒,同時對中國整體的教育情況並不了解。可以説,是資訊的不對稱導致此類“謠言”一再被刷屏,而在教育資訊已經相對開放、透明的當下,這類資訊不對稱的問題是不應該存在的。
這一次曝出的“取消中考”消息,發布者引用了十九大報告,説報告提出我國要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我國要普及高中階段教育不假,但由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推出我國將實行12年義務教育,進而取消中考,這樣的“推論”就有問題了。不少人並不理解何為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把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錯誤地理解為普及普通高中教育以及普及高中義務教育。實際上,高中階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職業教育(中職、技校、職高等),普及高中階段教育不是普及普通高中教育。
另外,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和把高中階段教育納入義務教育也是不同的概念。義務教育具有免費、義務、均衡、強制等基本特點,既要求政府履行義務,也要求每個適齡學生履行義務——如果把高中教育納入義務教育,所有適齡學生必須讀完高中才能就業,根據我國目前的情況,缺乏現實可行性。
應該説,目前我國的九年義務教育存在嚴重不均衡,以至于各地推進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就近免試入學都面臨很大的阻力——推進就近免試入學之後,擇校熱依舊,而擇校熱的存在令部分家長呼吁恢復“小升初”統一測試。在這一背景下,要求取消中考,讓更不均衡的高中教育實行就近免試入學,談何容易?如果居住地附近只有中職學校,是不是就必須就近進入這所學校?
取消中考,由此實現從小學到高中都不需要考,這看上去很美,但需要具有兩大前提。一是整體基礎教育均衡,包括小學、初中、高中教育均衡。對于高中教育來説,均衡不但要求普通高中均衡,而且要求取消中職教育,將中職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融合,建立綜合高中,也就是説,每一所高中都是融合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的綜合高中,而且辦學品質均衡,這才有取消中考實行就近免試入學的可能性。
但很多取消中考的建議者,似乎沒有考慮這些問題。實行普職融合,是我國高中教育改革的大方向,現在已有地方嘗試普職融合的改革,但是這只針對中職學校,在原有職業教育的基礎上開設普高課程,簡單來説,是中職教育普高化,以參加高考吸引學生。這不是真正的普職融合。
二是建立教育多元評價體係,落實基礎教育學校辦學自主權,給學生多元選擇。我國當前基礎教育的問題是評價體係太單一(實行分數評價),學生的選擇也太單一(升入更好的學校),這使得整個基礎教育採取升學教育模式,由此影響基礎教育的多元、均衡發展。像推進義務教育均衡,早在2006年修訂的《義務教育法》中就把這作為地方政府發展義務教育的首要責任,可是,升學模式下的升學政績導向,使教育資源配置不是從均衡出發,而仍然是圍繞如何出成績上。包括農村地區學校也是如此,這一升學政績導向,令農村教育不重視“差生”(單一評價體係制造的“差生”),這些學生也覺得升學無望,進而覺得讀書無用而選擇輟學。(蔣理)
-
理性考研有助研究生教育去泡沫化
獲得貨真價實的教育,而不是追求一紙文憑,這應該成為今後所有考研者選擇考研的最重要判斷依據。2017-11-29 10:05:19
-
教育,是需要耐心的事業
教育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是心靈的交流,是有溫情、包容,有彈性的。但是,一些事情卻令我們感到,教育越來越沒有耐心,越來越沒有溫情和彈性,相反,變得堅硬、生硬、強硬。2017-11-09 08:49:47
-
教育投入超三萬億元 下一步是把錢用好
未來教育經費的重點應是如何把握好資金投入的方向,更合理、高效地使用資金,把錢用在刀刃上,以更好實現各個教育發展目標。2017-11-02 08:47:26

-
“無人駕駛”來了,司機會被搶飯碗嗎?
2017-12-07 09:11:58
-
“女德班”為何會是打不死的“小強”?
2017-12-07 08:46:18
-
詩文中尋覓“大雪”: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2017-12-07 09:12:34
-
我們能接受“無人駕駛”出事故嗎?
2017-12-07 08:46:18
-
浙大女孩6年跨越4個專業,會燒菜成廚神(圖)
2017-12-06 10:5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