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測儀壞了,監控平臺上的數據卻完整無缺,這太詭譎。
“湖北鄂州一企業污染監測儀壞了18天,環保監測平臺仍有數據”,湖北當地問政節目“督履職強擔當促發展——2017湖北媒體問政”日前曝光的一則亂象,引發公眾關注。
據報道,鄂州市某市級重點監控企業的線上監測儀,今年8月11日到28日的數據記錄嚴重缺失。設備維護人員説,監測設備故障停機期間,根本沒有對污染物進行採樣和分析。但暗訪人員在環保部門的監控平臺上,卻發現這18天裏平臺記錄有完整無缺的數據。鄂州市環保局環境監察支隊支隊長萬細華稱:“像他這樣過來的數據,我們根本都不看。”
就在前幾天,中辦、國辦還印發了《關于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品質的意見》,對環境監測造假祭出重錘。不過幾日,就曝出“監測儀壞了18天,監測平臺數據完好”的醜聞,雖然事發于意見出臺之前,可踩上點的曝光,令其很難不成為輿論靶子。
讓公眾驚愕的,未必是造假本身。毋庸置疑,環境監測造假性質挺惡劣,也曾花樣頻現,如有地方環保部門給空氣採樣器“戴口罩”,有城市還以規劃變動為由想變動監測站點位置等。可見多不怪,公眾對其也已審醜疲勞。
可這次造假假得很離譜,也難怪會“穿幫”:環保部門監控平臺的數據,本是由企業排污口安裝的自動監測儀器上傳的,污染監測儀跟監控平臺之間是“上下遊”關係。監測儀壞了,就沒法對污染物採樣分析了,自然也就沒數據。可當地環保部門監控平臺的數據卻完整無缺,這就好比水閘關掉後水表仍在跑,何其詭譎。
個中問題究竟處在哪裏,仍需調查。運維人員稱“根本沒有對污染物進行採樣和分析”,那這些採樣分析數據到底是怎樣來的,是環保部門監控平臺出了故障、跟監測儀“脫鉤”了,還是運維人員暗中動了手腳,抑或是另有其因?
去年2月,杭州市環保局發現,有化工廠線上污染物測定儀器已經損壞,無法採集水樣,但仍有數據上報,原因是兩名運維人員捏造了運維記錄和質控樣比對數據。可這只是偽造運維臺賬,環保部門的監控平臺則顯示無誤。鄂州這事則更離譜,其問題出在監控平臺數據上。
耐人尋味的是,有關官員稱,不看傳來的數據。作為對環境監測造假負有監管職責的職能部門,不看監測數據,這是否是屍位素餐?這也引人遐想,涉事監控平臺憑空冒出數據的“貓膩”跟其涉嫌失職的行為之間有何關聯。
無論如何,該事例表明,國家、區域和運維機構三級質控體係在有些地方失靈了。重拳打擊環境監測造假,更顯必要。如今涉事省環保廳已派專班督辦該問題,並明確要完善監測係統數據異常的報警機制等。期望類似環境監測造假亂象,都能在嚴厲溯責中盡早終結。(仲鳴)

-
兒童“觸網”低齡化,宜疏不宜堵
2017-09-29 08:15:52
-
振奮!146天後,這架大飛機又上天了
2017-09-29 10:13:30
-
“老人摔倒”可以放心扶了!
2017-09-29 10:13:30
-
9年10萬人建1條鐵路!今天,這條鐵路將全線通車!
2017-09-29 10:13:30
-
國慶中秋雙節將至 你患上了假前綜合徵了嗎?
2017-09-29 10: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