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到銀行匯款,銀行櫃員還要反覆向老人確認匯款對象認不認識,公證機關更該恪守“真實、合法”的底線,別讓自己的公證行為淪為詐騙“幫兇”。
據報道,北京一些有房的老人們,被騙子忽悠,只要把自己的房子抵押借貸3個月,投資“以房養老”項目,每個月就能拿到5%的返利。老人被忽悠到了所謂“公司”簽合同(其實是公證處),簽了將房産抵押的“借款合同”,老人剛得到所謂“借款”一兩百萬元,就轉給騙子去“理財”。
更糟糕的是,老人還簽下經公證的“委託書”,放棄自己的抗辯權。結果騙子作為“債權人”直接拿著經公證過的委託書,在他們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將房子過戶了,低價“賣”給同夥;騙子同夥再以房東身份,把老人掃地出門。
騙局一環扣一環,滿滿都是套路。生生把老人價值幾百萬的房産給侵吞了,這種騙局讀來讓人壓抑和悲憤。
老人也試圖維權,但似乎法律“站在了騙子一邊”。借款合同、房屋抵押、公證委託書、法院強制執行,每一步都打著正規合法的旗號,每一步都有證據,甚至國家的公證機關、法院執行部門也被騙子當成詐騙的工具。
而一般民警處警時,看到有借款合同、公證書,就會認定民事糾紛,要求當事人到法院解決,而不是刑事立案處理;同理,即便走上民事法庭,如果不由公安進行刑偵調查,從表面證據來看,也很難認定這屬于詐騙。這就是此類新型金融詐騙犯罪的可怕之處。
面對這種新型騙局,一方面,社會要強化對老人的法律風險教育,拿出房産證、簽字必須謹慎再謹慎,否則就可能傾家蕩産。
另一方面,公證機關要真正強化自己的公證職能,對得起自己的高額收費。老人和非親非故的人簽了這麼一堆合同,其中甚至包括放棄抗辯權、直接可以將房産過戶的全權委託書,背後的法律風險有沒有向老人充分披露?簽字是不是老人的真實意思表示?現在到銀行匯款,銀行櫃員還要反覆向老人確認匯款對象認不認識、是不是騙局,公證機關更該恪守“真實、合法”的底線,不要讓自己的公證行為淪為詐騙“幫兇”。
對于這種新型詐騙,公安、法院之間要做到資訊共用、案件串並、主動糾問,就能戳破這種“畫皮”。當務之急,是司法、行政部門要對這種金融犯罪的新形式有統一認識,不能讓這種詐騙繼續以合法的名義橫行。(沈彬)
-
“商業養老保險”將會給我們帶來什麼
與發達國家相比,目前中國老年人的收入主要靠國家養老金,其他收入來源太少,這就需要大力發展多層次的養老保險網絡,使他們的退休收入能夠多樣化。2017-07-14 08:27:04
-
“違紀影響養老金”就該一視同仁
雖然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與退休公務員身份不同,但兩者違紀違法都會影響養老金,這是“一視同仁”應有之義。2017-07-05 08:52:42
-
養老與盡孝不是一回事
止于“僅養”,趨于“不養”,忘于“前養”……借由學者的調查研究和媒體表達,當下農村地區的養老現狀又一次成為被號脈問診的對象。2017-07-04 08:07:01

-
《我的前半生》折射"全職太太"困境,真的是高危職業嗎?
2017-07-28 08:19:12
-
故宮院長用600張圖片告訴你什麼是匠心的力量
2017-07-28 08:52:52
-
愛肝護肝,歷年世界肝炎日主題盤點
2017-07-28 12:13:23
-
取消手機國內漫遊費,還有哪些期待?
2017-07-28 12:13:00
-
中科院科學家: 隱身在未來將不再是一種超能力
2017-07-28 08:5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