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原標題:親情教育豈能依靠發“紅包”(行與思)
廈門理工學院為“趕”學生回家過年,拿出10萬元派送“親情紅包”,為學生報銷回家路費。日前,這樣一則新聞引發了社會關注。
對中國人來説,過年是一家團聚的大日子,回家是一年到頭最大的期盼。但是,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轉變,不少年輕人對“回家”的認識也發生了變化。一些孩子在考入大學後,一到假期就迫不及待地想要走進社會,並以參加社會實習實踐為由,一年到頭不歸家,把親情拋在了一邊。
可是,學生過年不回家,“親情紅包”能解決問題嗎?答案恐怕是否定的。試想,有多少學生是因為路費問題才不回家的?拿到紅包之後,又有多少學生因此踏上的返鄉之路?報銷路費只是一個治標不治本的途徑。
“親情紅包”的出現不免讓人的內心滑過一絲悲涼。就像前幾年社會熱議的“常回家看看”問題,當一個本應以道德來規范的行為卻需要用法律來強制保障時,親人之間的感情維係、社會文明的道德底線就會變得極其脆弱。“親情紅包”亦是如此,如果學生回家要用物質的獎勵才能實現,那麼,這樣教育的效果可想而知。
要讓學生回家過年,學校必須做好親情教育、感恩教育。真正成功的德育,根本不需要依靠外在的手段,而是學生心中的自覺認識。因此,讓學生理解家的含義、學會關心父母長輩、懂得陪伴的意義,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積攢起回家的動力,這才是教育真正應該關心的內容。(劉大潮)
相關新聞
-
新華網評:別讓在春節守望的親情失望
別讓在春節守望的親情失望。期待你與家人一起,共用團圓,共慶新春。在團圓時刻,在歡慶時分,用行動證明對親情的真心。2017-01-28 15:12:56
-
新華時評:在親情團聚中積蓄更大力量
新華社記者齊泓鑫臘月二十九,回家的旅程越來越近。這種對親情的眷念、對回家的渴望和對故鄉的追憶,已經演變成一種持久而深厚的情懷。2017-01-26 11:23:52
-
冷了“紅包” 暖了親情
春節的腳步近了,“搖一搖”卻要離我們遠去了。最近,騰訊表示2017年春節期間微信可能退出“紅包”大戰,不再推出“搖一搖搶紅包”活動。2017-01-13 08:08:41
新聞評論

-
前11個月 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2%科技人工智慧2016-12-24 12
-
前11個科技人工智慧2016-12-24 12
-
前11個月 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2%科技人工智慧2016-12-24 12
載入更多
-
2017年“我向總理説句話”建言徵集活動
2016-12-21 14:35:47
-
瘋狂培訓的背後,誰制造了家長的教育焦慮?
2017-02-15 08:29:29
-
2000年後離我們而去的“兩彈一星”元勳
2017-02-15 08:30:26
-
房貸利率再收緊,17年你還糾結買房嗎?
2017-02-14 10:44:08
-
節後求職必看:工資猛漲卻找不到人的職業是?
2017-02-14 10:32:23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