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社武漢12月19日電(記者黎昌政)肝臟缺血再灌注損傷是肝臟切除和肝移植手術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並發症。我國專家研究發現,缺血階段的脂質代謝紊亂,是肝臟缺血再灌注損傷過程中的早期決定性觸發因素,會直接導致肝臟移植術後出現器官衰竭和急慢性組織排異現象。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李紅良教授團隊在肝臟缺血再灌注損傷領域的這一最新研究成果,找到了肝臟缺血再灌注損傷的根本原因,日前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自然·醫學》上。
現階段,肝臟切除和肝移植手術是終末期肝臟疾病最常用且有效的治療手段。統計表明,肝臟缺血再灌注損傷可導致10%的早期肝臟移植後器官衰竭,45%的急慢性組織排異現象和器官損傷,極大限制了肝臟切除術的適應症及邊緣性肝臟供體的應用。
在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及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資助下,李紅良教授團隊運用轉錄組學、蛋白組學和代謝組學聯合分析,首次揭示了缺血階段的脂質代謝紊亂,是肝臟缺血再灌注損傷過程中的重要病變。其中,12-脂氧化酶(ALOX12)的上調和12羥基二十烷四烯酸(12-HETE)的蓄積尤為顯著,而炎症及細胞死亡均為脂質代謝紊亂的後續事件。
專家認為,這一研究找到了肝臟缺血再灌注損傷的根本發病機制,填補了此前臨床肝臟缺血再灌注損傷研究的空白,為肝臟缺血再灌注領域的治療困境找到新突破口。
據悉,李紅良教授團隊建立了世界首例非人靈長類動物恒河猴肝臟缺血再灌注模型,係統並長期監測了ML355抑制在恒河猴肝臟缺血再灌注過程中及後期對肝臟的保護作用。研究已申請藥物開發和臨床應用專利4項,正與藥物開發公司合作開發相關臨床藥物。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
徵集丨2018"我向總理説句話"網民建言
2017-12-15 09:39:47
-
不止是積分換車票!乘車購票還有這些福利
2017-12-19 09:10:59
-
網民熱議:要讓無障礙設施真正"無障礙"
2017-12-19 09:10:59
-
這張圖戳到中國制造業痛點 董明珠看後沉默
2017-12-19 09:14:56
-
最新數據:11個熱點城市新房價格跌回1年前
2017-12-19 09:14:56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