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社東京12月7日電(記者華義)日本橫濱市立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最新發明了利用人類iPS細胞(誘導多能幹細胞)大量培養“肝芽”的技術。研究人員認為這一技術將有助于再生醫療手段的應用。
肝芽是具有肝臟功能的初期肝臟組織,也被稱為“迷你肝臟”。橫濱市立大學研究人員此前就曾利用iPS細胞成功培養過肝芽,但培養過程比較復雜,除了iPS細胞,還需要添加其他細胞,一次性培養得到的肝芽也比較少。
橫濱市立大學6日發表公報説,在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iPS細胞成功培養了構成肝芽的3種細胞,最終成功獲得肝芽。通過改進培養方式,研究人員將肝芽的培養效率提高到此前的100倍,獲得的肝芽數量、質量都有所提升。
臟器移植是當前多種臟器疾病晚期的最有效療法,但臟器供體嚴重不足,科學界因此致力于開發替代性的再生醫療手段。研究人員希望這一新技術未來能有助于針對肝病的再生醫療應用。
新研究成果已發表在新一期美國《細胞報告》雜志上。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
“無人駕駛”來了,司機會被搶飯碗嗎?
2017-12-07 09:11:58
-
詩文中尋覓“大雪”: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2017-12-07 09:12:34
-
誰在倒賣我們的個人信息?
2017-12-07 11:02:57
-
符合市場供求,“最低工資標準”才會更有用
2017-12-07 11:02:57
-
河北多地農村現“零彩禮”,未來將成趨勢?
2017-12-07 11:02:57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