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秋高氣爽,正是秋遊好時節。日前,浙江海寧一小學三年級某班的家委會想組織一次周末一日遊,但沒想到40人的班級只有4人能參加,不能參加的全因周日有興趣班。
看到這則新聞,很多人覺得“辣眼睛”,並很快把矛頭指向了興趣班。近年來,興趣班的“社會形象”並不算好,從“小學生一周10個興趣班”到家長為搶輔導班名額通宵排隊,種種現象都被視為教育焦慮的表現,為社會各界所憂心。
但其實,對于興趣班沒必要習慣性“拍磚”。即便真有9成孩子上興趣班,又怎麼樣呢?不管你承不承認,如今小學生上興趣班已經成了一種常態。在過去,因為受限于經濟條件,也缺少這種“風氣”,興趣班不像現在這般流行。而現在,“才華橫溢”幾乎已經是孩子的標配了,從樂器、書法、舞蹈到繪畫、跆拳道,感覺每個孩子都有一些特長,都有一些愛好,從某種程度上説,這是社會進步的表現,沒什麼不妥。
説到底,興趣班只是一種“工具”,自有其存在的價值和必要,並且用得好能讓童年更有意義,只要經濟條件允許、孩子自覺自願,又不佔用太多時間,沒什麼不好。反之,如果對它們心懷戒心,戴著有色眼鏡,一有什麼風吹草動就上去指責一番,這其實也是一種焦慮的表現,並且會讓這種情緒傳播得更遠。(夏振彬)
相關新聞
-
一次秋遊應該勝過十個興趣班
素質是獨立的東西,既不是知識的綜合,又不是技能的綜合,歸根結底是一種做人的基本良知、人生態度和判斷力。2017-11-01 08:47:58
-
一周10個興趣班 怎不怕愛成傷害
一周10個興趣班,讓小學生成了“最苦惱的人”,也給病態的教育訴求上了一課。2017-10-26 08:22:48
-
老師指定興趣班學還是不學?
最近,接到正在上小學四年級的兒子班主任的電話,先是狠誇一通我兒子在畫畫方面有天賦,接著建議我在暑期時給兒子報個興趣班,最後向我推薦了一個她認為“很不錯”的興趣班。(《新京報》6月30日) 5月30日淩晨,筆者樓前道路進行挖補施工,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機器鑽地的轟響實在刺耳。2013-07-01 09:17:22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
“啃老”者最高可入刑,你讚成嗎?
2017-11-03 11:30:34
-
國考考研在即,有償"學習監督"你會買嗎?
2017-11-03 11:34:53
-
租購並舉制度確立 樓市調控長效機制加速落地
2017-11-03 11:34:53
-
銀行卡“沉睡”,應該怎麼辦?
2017-11-03 11:34:53
-
人生在世不如意 請君學學左宗棠
2017-11-03 08:46:04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