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31日電 新聞分析:俄羅斯改造巡洋艦彰顯大國雄心
新華社記者劉莉莉 趙嫣
俄羅斯海軍總司令科羅廖夫29日接受俄《紅星報》採訪時表示,俄“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的維修和現代化升級工作目前已經開始,在俄北極圈內的北德文斯克造船廠進行。
由于經費問題,“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的改造提升工作一拖再拖,直到最近才得以展開。分析人士認為,改造後“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的綜合作戰能力將有飛躍性提升。俄羅斯期待通過對“基洛夫”級巡洋艦的改造,提升海軍戰鬥力,維護本國的海軍大國地位。
命運多舛
“基洛夫”級巡洋艦是蘇聯時期開始建造的大型核動力巡洋艦,是蘇聯海軍與美國海軍為爭霸海洋進行軍備競賽的産物,也是蘇聯海軍實現從近海走向遠洋的重要利器。
“基洛夫”級巡洋艦主要用于實施遠洋反艦、反潛和防空作戰。它是海上編隊的核心力量,與其他艦船組成導彈巡洋艦編隊,執行攻擊敵方艦艇和破壞敵方交通線的任務。
“基洛夫”級巡洋艦原計劃建造五艘,但實際上只建造了四艘,分別是“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拉扎列夫海軍上將”號、“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和“彼得大帝”號。尚未完工的五號艦“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由于經費緊張,于1990年被拆解。“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後來成為俄羅斯唯一一艘航母的名字。
資深軍事評論員石宏介紹説,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沒有足夠資金供養前3艘“基洛夫”級巡洋艦,只能任由它們在港口風吹雨打,一度傳出前3艘艦都要被拆解的消息,而4號艦于1998年4月才建成服役。
普京執政後,俄羅斯經濟逐漸恢復,“基洛夫”級巡洋艦的命運也一一明了。首艦“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被拆解、剛建成的4號艦“彼得大帝”號被保留,2號艦“拉扎列夫海軍上將”號和3號艦“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等待修復和改裝。
前景可期
“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的改造工作計劃于2020年前完成,之後將可以繼續服役20年。“彼得大帝”號也計劃在2019年至2022年進行現代化改裝。
據俄《消息報》此前援引俄羅斯海軍總司令部的消息稱,“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的維修和現代化改造將耗資十億美元。分析人士預計,“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換上全新雷達電子設備和武器係統後,綜合作戰能力將有飛躍性提升。
據俄塔社此前報道,“鋯石”反艦導彈將優先裝備“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和“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鋯石”高超音速反艦導彈在測試中達到了8馬赫的飛行速度,被譽為“航母殺手”,將在2017年內完成量産。
石宏説,如果“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能攜帶160枚“鋯石”導彈,單艦即可對美國海軍航母打擊群發起飽和攻擊。如果“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換裝“鋯石”和“口徑-NK”巡航導彈,再加上近300枚各型艦空導彈、20枚以上反潛導彈,該艦將成為一個全新“武庫艦”,具備強大的反艦、防空、對陸攻擊和反潛作戰能力。
大國雄心
石宏認為,俄羅斯不甘心淪為二流國家,一直抱有大國雄心。參與敘利亞戰爭並取得巨大戰果使俄羅斯增加了在國際上特別是中東地區的影響力,並進一步刺激了其大國雄心。海軍是俄羅斯維持大國地位的重要力量,這也是為什麼俄在經濟比較困難的時期,也頻頻傳出要建造新航母、新型萬噸級驅逐艦的主要原因。
“然而,現實情況是俄羅斯極度缺乏大型軍艦,蘇聯解體之後20多年只建造了20艘輕型和少量中型軍艦,只能在近海活動,對遠海施加不了影響。”他説,“所以,俄羅斯決定對蘇聯時期建造的一些大型軍艦,如‘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基洛夫’級巡洋艦、‘光榮’級巡洋艦等進行現代化改裝,以期它們在未來較長時間內成為海軍主力,彰顯俄在國際政治上的影響力,維持俄羅斯的大國地位。”

-
招錄規模創新高 細數2018“國考”新變化
2017-10-31 08:35:42
-
中國學生水平很高,為何基礎研究未領先世界
2017-10-31 08:50:42
-
當你老了,你可能需要這樣的城市空間
2017-10-31 08:50:42
-
【攝影有獎徵集】快來分享你眼裏的最美秋色
2017-10-30 14:45:48
-
孩子"搶跑"教育是先見之明還是浪費時間?
2017-10-31 08:2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