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加德滿都9月22日電 通訊:尼泊爾“最佳社區學校”新生記
新華社記者 周盛平
21日是尼泊爾“春節”德賽節的第一天,全國放假,“最佳社區學校”——共享年輕中學的校長卡瑪爾過得特別開心。兩天前,他剛從中方正式接收了12間教室的全新校舍。
“兩年來,我們一直在臨時搭建的鐵皮教室裏給學生上課,空間很小、很擠。旱季悶熱,雨季泥濘,而今這一切都過去了。感謝中國,感謝中國的企業和社會組織。”
共享年輕中學建于1985年,位于加德滿都環城公路附近,與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産斯瓦揚布納特寺(俗稱“猴廟”)隔路相望。湊巧的是,這條環城公路,40多前也由中國政府援建而成。
自學校成立以來,卡瑪爾一直擔任校長。在卡瑪爾和同事們的努力下,學校教學質量良好、口碑甚佳,曾被尼教育部授予“最佳社區學校”光榮稱號。然而,2015年4月,一場強地震摧毀了教學樓,五六百名孩子被迫擠在鐵皮房裏上學。
“在鐵皮房臨時教室裏上課很難受。現在有了新教室,又領到了中方贈送的新文具,真是開心啊。”在19日的移交儀式現場,15歲的桑婭跟記者分享感受時,顯得激動而興奮。
儀式當天,當中方嘉賓走進學校時,師生們夾道歡迎。他們有的揮舞中尼兩國國旗,有的拼命鼓掌,有的叫著“您好”,有的則獻上鮮花。
這所社區學校是幸運的。據中國扶貧基金會尼泊爾辦公室主任鄒志強介紹,一年多以前,得知中國蘇寧集團願意獻愛心援建一所永久性學校時,尼泊爾教育部推薦了眾多被毀的學校。
用了一年時間,這所耗資近100萬元人民幣的新學校落成了。有關統計表明,過去兩年多時間內,在尼泊爾重災區近8000所被毀的學校中,仍有半數學校的重建還沒有開始,全部修繕工作還需要很多年才能完成。
中國駐尼泊爾大使館參讚楊時超在當天的講話中説,中方已承諾幫助尼方開展包括山區災後民生恢復、文物古跡修復、災害防治能力建設、醫療衛生等領域的恢復與重建。
尼泊爾國家重建委員會負責人戈文達告訴新華社記者,就災後重建而言,中國是最大的捐贈者。除了政府,中國還動員社會資源參與進來,幫助尼泊爾人民,由中方提供的類似于這個學校項目的援助很多,非常值得讚許。

-
禁令解除,飛機上真的能用手機了嗎?
2017-09-21 08:15:34
-
蘋果取消打賞抽成,一起看“蘋果稅”從有到無之路
2017-09-21 10:29:32
-
全世界都在羨慕中國的事,你卻習以為常渾然不知!
2017-09-21 14:32:33
-
“雙一流”建設高校、學科名單公布!有你母校嗎?
2017-09-21 14:32:33
-
北京共有産權房管理辦法出臺,哪些人可以買?
2017-09-21 14: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