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28日電 題:如何守護千億“舌尖産業”背後的大民生——透視保健食品行業發展前景
新華社記者李松、陳聰
截至2016年底,我國保健食品産業産值已達4000多億元,各類保健食品生産企業2500多家。在這個事關“舌尖安全”的千億級産業蓬勃發展的背後,隱憂卻相伴而來:有的保健食品宣傳可以“壯陽”“防癌”,甚至“包治百病”,有的偽裝名醫組團“忽悠”……行業亂象被接連曝光,套路既深且雜,侵害了消費者正當權益。
在日前召開的2017年中國保健食品會議上,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邊振甲説:“我國保健食品産業從小到大,歷經20年發展歷程,對于節省醫藥衛生支出,改善國民健康水準,促進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在産業穩定發展的同時,我國保健食品安全狀況如何?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保健食品監督抽檢總體樣品合格率達到98.1%,比2014年上升4.2個百分點,總體保持穩中向好的態勢。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應看到,保健食品行業痼疾仍存:部分企業未經許可生産經營和進口保健食品,利用網絡、會議等進行違法行銷、欺詐銷售。”食藥監總局副局長孫鹹澤説,保健食品管理與公眾期待還有一定差距,監管執法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保健食品定位不清晰、虛假誇大宣傳誤導消費者、違規行銷造成市場混亂、違法添加存在安全隱患。”食藥監總局特殊食品注冊管理司司長王紅認為,當前保健食品行業存在的4個主要問題不容忽視。
王紅説,有的企業或團體以虛假、誇大宣傳誤導消費,如將冬蟲夏草純粉片、白藜蘆醇等産品宣傳為“抗癌克星”等,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一些表面上效果明顯的保健食品,實際上是非法添加了一些對人體有害的違禁成分,甚至影響身體健康……這些問題都阻礙著保健食品行業的健康良性發展。
如何守護千億“舌尖産業”背後的大民生?業內人士認為,當務之急是政府各部門應強化監管,織密監管網絡,對違法違規行為露頭就打。
“為守護保健食品安全,近年來我國各類監管措施密集出臺: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首次將保健食品納入特殊食品實行嚴格監督管理;逐步推進保健食品備案管理機制建設,確保‘放管結合’落到實處;秉承‘整頓與改革並重’等理念,推動行業規范化發展……”王紅説,在推動保健食品安全整治行動中,相關部門還將聯合新聞媒體和行業組織,明察暗訪,對違法違規生産經營單位和相關平臺運營商依法從嚴打擊,實現社會共治。
“提高全民健康素養,使消費者不盲目迷信保健食品,也是從根本上消除行業亂象不可忽視的一環。”邊振甲建議,應該通過科普宣傳等各種渠道,樹立正確認知,使消費者明白保健食品不是“神仙藥”,不能代替正常膳食、不能以治療疾病為目的,更不能代替藥物。
“同時,要使保健食品行業有光明的發展前景,不讓‘劣幣驅逐良幣’,更離不開行業自律。”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秘書長劉學聰説,在2017年中國保健食品會議上,業內企業正視行業自身面臨的種種問題,聯合發布了企業自律公約,明確要求業內企業落實品質安全主體責任,自覺規范生産銷售行為,保證不弄虛作假申報、不低劣質原料生産、不非法手段競爭,共同維護行業聲譽。
-
食藥監總局:3批次保健食品不合格 大腸菌群檢出值超標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日前通告稱,食藥監總局近期組織監督抽檢保健食品106批次樣品,發現3批次樣品不合格。2017-07-05 17:09:34

-
中科院科學家: 隱身在未來將不再是一種超能力
2017-07-28 08:52:52
-
印度有明白人説實話了:現在我們理虧,只能撤軍
2017-07-28 08:52:52
-
故宮院長用600張圖片告訴你什麼是匠心的力量
2017-07-28 08:52:52
-
《我的前半生》折射"全職太太"困境,真的是高危職業嗎?
2017-07-28 08:19:12
-
單霽翔談文物修復師:拿出200個編制,但還遠遠不夠
2017-07-27 14:2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