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7月25日電 題:記者手記:協會收費“水分”幾何?
新華社記者 魏聖曜
在2016年至2017年上半年,一家鋼鐵企業竟然要向118家協會商會學會繳納會費等費用累計金額500多萬元!國務院第四次大督查正在18個省、市、自治區進行中,第九督查組在山東督查發現:名目繁多的協會收費增加了企業成本。
記者跟隨第九督查組現場督查時看到,118家協會商會學會涵蓋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的日常生産經營、職工教育醫療等方方面面,從鋼鐵協會、金屬學會、建築業協會,到上市公司協會、審計協會、金融協會,再到教育協會、醫療協會和地方商會,甚至一些協會的下屬分會也要單獨繳納費用,單筆費用從幾百元到幾十萬元不等。
在其中一些協會簡介中,記者看到,有的協會宣稱“自願入會”“自願繳納會費”,但也有協會稱“架起與主管部門溝通的橋梁”“不按時繳納會費視為自動退會”。如此“自願”、如此“橋梁”,讓不少企業未免“一聲嘆息”。
日常採訪中,一些企業負責人和創業者經常向記者訴苦。有的協會負責人是退休的“老領導”“老上級”,礙于情面入會繳費;若是不參加協會,擔心企業間的推廣介紹“厚此薄彼”;有的協會還掌握評審評比、項目資源,不敢不入。這些情面、擔心乃至無奈,最終變為企業的負擔。
行業協會收費過多絕非個案。7月初,重慶市發布公告,僅僅是行業協會自查自清,這個市的131家行業協會就擬減少703項收費、共2508.41萬元,其中會費2490.99萬元;另有22家行業協會擬取消57項收費、共287.75萬元,其中會費17.5萬元。
中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誠然離不開協會商會學會等社會團體組織充當“助推劑”“潤滑劑”。但是,離開了健康發展的企業,許多協會商會學會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當下,無論是成熟的企業,還是初創的創業者們,都期待有關部門能及時清理“濫竽充數”的協會組織,進一步規范涉企收費清單、標準,主動承擔起監督協會商會財務預決算執行情況的職能,把更多賬本曬在陽光下,把“水分”擠幹凈。
-
河南省保險行業協會強制收費培訓 督查推動立行整改
“河南保險行業協會強制要求銷售從業人員每年付費進行網上培訓,否則不予執業證年審”——在國務院第四次大督查期間,網民反映的一條線索,迅速引起了第十督查組的注意。2017-07-24 18:20:15
-
黑職介盯上暑期學生兼職:承諾有工作 收費後失聯
暑假期間,找一份兼職可增加社會實踐經驗是不少大學生暑期的選擇。但是,不少大學生反映在假期被“兼職”中介“坑”了,不僅工作沒有找到,還折損了中介費,數額少則幾百元多則上千元。2017-07-25 08:24:18

-
圖解:2000萬北京人最真實的24小時
2017-07-25 16:45:08
-
厲害了!在這些領域,中國稱世界第一,無人表示不服
2017-07-25 10:06:58
-
漲知識 | 胡説八道是哪八道,六親不認是哪六親?
2017-07-25 10:06:58
-
執紀審查期間為什麼以同志相稱?
2017-07-25 10:06:58
-
九成高考狀元志願出爐,醫學專業無人問津
2017-07-25 10:0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