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2日戴帽以來,*ST智慧在三個交易日內連續走出兩個跌停和一個半跌停,公司市值僅剩83.48億元,與高峰期的696億元相比,613億元蒸發。
可能放在兩年前,沒有人敢相信,這家領跑國內金融資訊服務商的明星公司,會落入此等困境。
股價大跌超八成
Wind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6月12日之前上市的2750只A股股票,截至2017年5月4日收盤,共有298只出現上漲,其余則均出現了不同幅度的下跌。在出現下跌的個股中,共有9只區間跌幅達到了80%以上,分別為欣泰電氣(-89.89%)、*ST智慧(-85.11%)、*ST銳電(-82.91%)、*ST一重(-82.71%)、*ST三泰(-82.40%)、京天利(-82.36%)、信雅達(-81.11%)、安碩資訊(-80.68%)和綠地控股(-80.04%)。
在上述9家公司當中,欣泰電氣是欺詐發行強制退市的第一單。而*ST智慧即大智慧則成了轉型屢屢失利,在同行業中逐漸掉隊的典型。截至5月4日收盤,*ST智慧收報于4.20元/股,總市值僅為83.48億元。同行業的東方財富和同花順的總市值則分別為460億元和307億元。而在2015年4月21日,大智慧最高達到了35元/股的價格,總市值高達696億元。至此,在短短兩年的時間內,大智慧的股價跌幅就達到了88%,高達613億元的市值就此蒸發。
從股東情況來看,機構股東也呈現“樹倒猢猻散”的情形。2015年年報披露的前十大股東名單中,大智慧的第7-10名股東分別為嘉實事件驅動、勵石萬琰9號資産管理計劃、南方消費活力和易方達並購重組,而此後這些機構陸續退出。到了今年一季報,只剩下新進的中信贏時聚贏6號。
大智慧4月28日發布公告,鑒于公司2015年度和2016年度連續兩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為負值,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相關規定,公司股票交易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上交所則發布公告稱,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第三十一條規定,上交所于2017年5月2日起將該證券調出融資融券標的證券名單。
燒錢直播巨虧17.6億元
從財務數據來看,大智慧2015年以來的發展呈現出一個拋物線式下墜的曲線。2015年年報顯示,大智慧報告期實現營業收入6.51億元,同比下滑20.61%;凈利潤虧損4.56億元,同比下滑526.49%。2016年年報顯示,大智慧報告期實現營業收入11.31億元,同比增長72.82%;凈利潤則虧損了17.6億元,同比下滑293.34%。2017年一季度,大智慧實現營業收入1.45億元,同比上升22.78%;凈利潤虧損金額為7652萬元,較去年同期虧損幅度收窄;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金額則為-1.39億元,較去年同期進一步下滑了190%。從其他數據來看,貨幣資金規模下降了25.11%,其他應付款規模增長了105.32%,由于直播平臺業務支出的增加,營業成本增加了34.87%,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則分別下降了34.41%和39.08%。
公司在年報中解釋稱,2016年虧損原因主要是2016年度新增的視吧直播平臺業務,收入未達到預期且2016年在廣告宣傳、市場推廣、從業人員配置、係統開發維護、平臺網絡運作成本和主播勞務報酬等進行了巨量投入,其中主播勞務報酬總計發放人民幣13.96億,廣告宣傳投入總計2.1億元,因視吧APP充值慧幣而産生蘋果、財付通、支付寶充值渠道手續費1100萬元。對此,管理層進行了深刻反思,這個經營結果説明公司對新項目的風險認識不足,投資的管控能力不高,成本控制意識不強,這些都需要在今後的公司經營中得到改進。
2016年被譽為中國網絡直播元年。2016年3月,大智慧啟動了直播項目“熱播”,“熱播”起初只是大智慧APP中的一個功能模組,主要是以券商投顧及民間炒股達人直播解盤為主。隨後,大智慧成立獨立APP“視吧”,將直播業務從大智慧APP中分離出去。2016年9月,“視吧”成功躋身直播行業排名第三。“視吧”啟動後,曾邀請了大批明星助陣,邀請現代華爾街風雲人物吉姆·羅傑斯、著名經濟學家李大霄、胡潤百富榜創始人胡潤等諸多財經大咖參與直播。
重組失敗訴訟纏身
實際上,這兩年來,大智慧在業務轉型中過得頗為坎坷。
2015年1月大智慧拋出重組計劃,擬斥資85億元收購湘財證券100%。但在關鍵時刻,因資訊披露涉嫌違反證券法律規定遭證監會立案調查,導致大智慧最終沒有拿到監管層的批文,反而在2015年11月等來了《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2016年3月,大智慧宣布,鑒于重組相關的股東大會決議因逾期已經失效,且重組面臨的障礙基本無法消除,決定撤回申請文件並終止相關事宜。2016年7月23日,大智慧董事長總經理張長虹提交了辭職報告。
2016年,面臨被ST的壓力,大智慧擬將盈利能力較強的全資子公司大智慧財匯70%股權出售給非關聯方華信資本。數據顯示,大智慧財匯70%股權以13.98億元轉讓給華信資本。2017年1月3日,大智慧發布《關于轉讓子公司部分股權的進展公告》稱,按照大智慧與華信資本簽署的《股權轉讓協議》約定,華信資本應在股權轉讓協議生效之日起三日內向大智慧預付 30%股權轉讓款。截至2016年12月31日,華信資本未履行《股權轉讓協議》約定的付款期限條款,雙方亦未辦理大智慧財匯股權的工商過戶登記。1月20日晚間,大智慧公告,華信資本此前擬斥資13.98億元收購公司持有的大智慧財匯數據科技有限公司70%股權。但截至目前,標的公司“數據源的獨立授權”存在暫時無法排除的障礙,雖經多次溝通,仍無法在短時間內有效排除。因此,華信資本發函商請解除股權轉讓協議。
重組失敗,變賣資産無疾而終的大智慧,還面臨著訴訟纏身。年報顯示,公司收到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法院”)發來的《應訴通知書》及相關法律文書。根據《應訴通知書》顯示,法院已受理983名原告訴本公司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截至2017年4月24日公司收到法院準許部分原告撤訴申請的《民事裁定書》,以及一名原告經法院一審判決駁回訴訟請求。扣除已收到的《民事裁定書》的訴訟請求金額,原告要求公司賠償投資差額損失、傭金、印花稅和利息損失等合計1.89億元。以上訴訟已陸續開庭審理,公司預計以上訴訟很可能導致公司承擔賠償責任,將上述涉訴事項確認為預計負債和營業外支出。(記者 吳黎華)
-
大智慧玩直播去年虧了17億 花14億給主播們發"工資"
大智慧昨天開盤再被拍至跌停,報收4.55元,跌幅5.01%;該股已是連續兩個交易日以跌停報收。其去年年報顯示,2016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17.6億元,比上年同期減293.34%;實現營業收入為11.3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72.82%。2017-05-04 09:07:50
-
國投瑞銀去年24只産品虧20億 多只基金規模縮水嚴重
在去年A股市場股債雙殺的背景下,即便是“外來的和尚”也無法做到“好念經”。據記者了解,身為中國第一家外方持股比例達到最高上限的合資基金管理公司,國投瑞銀基金旗下去年共有24只産品利潤為負,而這24只基金共虧損了20.87億元,相比38只基金盈利15.64億元來説,還凈虧損了5億多元。2017-04-24 21:32:48
-
*ST重鋼巨虧近47億 或成2016上市鋼企虧損王
因連續兩年虧損,\*ST重鋼5日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披星戴帽”。” 面臨嚴峻的經營壓力和退市風險,*ST重鋼在大幅推進降本改革的同時,也在醞釀“金融換鋼鐵”的資産重組。這單被稱為“以鋼鐵換金融”的重組方案最早于去年6月2日公布,涉及國內首單地方國資運營平臺上市。2017-04-06 08:28:18

-
現在的"臥底戲"太缺少"人味兒"
2017-05-04 10:38:04
-
共用單車忽視服務短板會有啥後果?
2017-05-04 09:49:25
-
"重慶李嘉誠"的腳步是否值得追隨?
2017-05-04 09:41:52
-
原創|入團宣誓,我感覺瞬間長大了
2017-05-04 09:36:36
-
高鐵降座,難道不該補償消費者麼?
2017-05-04 09:3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