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速遞)十八大代表談紅旗渠精神的當代傳承:核心價值的應有之義
新華網北京11月11日電(記者 任沁沁)胡錦濤在十八大報告中強調“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十八大代表們認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對於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對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來自中華文明重要發祥地河南的代表們對“民族精神”的弘揚深有感觸。在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中,河南孕育形成很多民族精神,包括紅旗渠精神、焦裕祿精神、愚公移山精神等。
其中,紅旗渠精神被諸多代表提及。紅旗渠是上世紀60年代原河南安陽林縣人民經過10年苦戰,在太行山腰修建的一條僅總幹渠就有70余公里的“人工天河”,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修渠過程中孕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
十八大代表、安陽市委書記張笑東説:紅旗渠精神雖然誕生於上世紀,但它具有超越時空的恒久價值和旺盛生命力,具有強烈的時代性、進取性、認同性和開放性,體現了當代中國人民的理想、信念和追求,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
在河南,紅旗渠精神産生的力量,已經轉化為激勵人們投身中原經濟區建設的生動實踐,創造出巨大經濟和社會效益。
“它與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脈相承,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張笑東説,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的脊梁,是民族信心、力量的源泉,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部分。
去年,新華社播發長篇通訊《守望精神家園的太行人——紅旗渠精神當代傳奇》,將新時期的紅旗渠精神概括為“難而不懼、富而不惑、自強不已、奮鬥不息”,産生巨大社會影響,紅旗渠精神成為新時期克服困難、奮發圖強的強大精神動力。
參與了這篇通訊採訪與寫作的新華社記者朱玉,也是十八大代表。她告訴記者,紅旗渠精神內涵隨着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豐富,內容厚重,與胡錦濤在十八大報告主題中的“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一脈相承。紅旗渠精神在當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引意義和傳承價值。在未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道路上,只要中華民族繼續發揚當代紅旗渠精神,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
與會代表&&,紅旗渠精神蘊含與時俱進的精神內核,是中華民族的財富,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應有之義和重要內容。
“一個人如果沒有精神家園,就不會幸福;一個民族,如果精神家園缺失,發展就會緩滯。”十八大代表、河南南街村黨委書記王宏斌&&,紅旗渠精神體現中華兒女團結協作、顧全大局的崇高精神和風格。只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才能在思想和行動上凝聚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張笑東説,“紅旗渠精神生動詮釋了黨的先進性,體現了‘為民和奮鬥’的核心,是加強新時期黨建的活教材。”他希望青年一代能成為民族精神當代傳承的實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