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首頁
十八大評述:從十八大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012年11月11日 20:10:36
來源: 新華網
【字號: 】【打印
【糾錯】

    認清方位:在全面把握機遇中贏得未來

    方位決定方向。只有清醒認識發展方位,才能更好踐行歷史使命。

    過去十年,我們取得一系列新的歷史成就,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基礎。根據2011年底國家統計局科研所發布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統計監測報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程度已經從2000年的59.6%提高到2010年的80.3%;時間過半,任務過半。

    然而,要如期實現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前路絕非坦途。

    十八大報告清醒認識到當前我國的國情和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艱巨性。“報告中着重強調‘三個沒有變’的基本國情,令人清醒。縱向看,我們的成績喜人;但從全局看,我們發展還很不平衡。要實現新的目標,任務十分艱巨,我們需要頑強奮鬥、艱苦奮鬥、不懈奮鬥。”十八大代表、山東省臨沂市委書記張少軍説。

    十八大代表、中國農業銀行董事長蔣超良分析,從目前小康社會進程中的指標完成情況看,經濟指標完成情況居前,而文化産業比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文教娛樂佔家庭消費支出比重、單位GDP能耗等諸多指標尚顯落後。

    從各地代錶帶來的信息看,沿海東部地區和西部欠發達地區面臨的任務明顯不同——

    作為一個縣級市的江蘇昆山,去年GDP達到2530億元。這個昔日的全國小康樣本,如今已站在了領跑“現代化”的軌道上。

    作為一個地級市的陜西商洛,去年GDP不到400億元,未來目標將全力確保和全國同步進入小康社會。

    ……

    昆山和商洛的對比,是區域差距一個真實寫照。就全局而言,縮小城鄉、區域、收入差距的任務還相當艱巨。

    “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社會矛盾明顯增多”……十八大報告實事求是指出了前進道路上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國際經驗表明,人均GDP從3000美元向1萬美元提升階段,既是中等收入國家向中等發達國家邁進的機遇期,又是矛盾增多、爬坡過坎的敏感期,發展容易掉進“中等收入陷阱”。

    當代中國,正面臨着這樣的嚴峻考驗。

    挑戰蘊含機遇,差距也是潛力。

    在發展機遇和風險挑戰前所未有的複雜形勢下,十八大報告做出明確的重大判斷: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這是我們黨在綜合分析當前國內外形勢基礎上做出的科學判斷。”十八大代表、國家開發銀行董事長陳元説,我們必須緊緊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夯實基礎。

    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中國機遇在哪?

    ——機遇蘊藏在全球格局調整中。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和變革,變化的本身其實就是機遇,國際形勢總體穩定也具備更多有利條件;

    ——機遇蘊藏在我國已經具備的雄厚實力中。改革開放30多年尤其是最近10年以來,我國的綜合國力躍上了一個大&階,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

    ——機遇蘊藏在廣闊的國內市場中。報告提出,要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釋放居民消費潛力,擴大國內市場規模。

    ——機遇蘊藏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報告要求,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等,這都將推動經濟活力和競爭力再上新水平。

    十八大代表、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朱之鑫説,發展的機遇還在於我們有豐富的宏觀調控經驗,廣大人民群眾和幹部有着強烈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國家騰飛富強的向心力,團結奮進,凝聚力量,就一定能奪取新的勝利。

    新一輪重要戰略機遇期內,能否繼續抓住和用好戰略機遇,已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所在。中國如何書寫答卷,關係着中華民族命運走向、成敗興衰。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分享到:
( 編輯: 黃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