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portrait
has-portrait

一所險被兼並的礦區中學如何“逆襲”成為課改“模板”?聽校長講述“十年磨一劍”

新華網首頁時政國際財經高層理論論壇思客信息化房産軍事港澳臺灣 圖片視頻娛樂時尚 體育 汽車科技食品

新華網團隊到訪時,陽泉市第十二中學校校長原林生剛剛送走來自上海和江蘇幾所學校的同行們,他們是專程來到山西陽泉這座山城“取經”,觀摩課改模式的。

然而十年前,這所學校曾因教學成績不理想,面臨被兼並的“尷尬”境地。2009年,學校毅然開始推行課改。艱苦探索十載後,陽泉市十二中由一個“沒落”的礦區中學,“逆襲”成為同行眼中的課改“模板”、不少家長首選的學校。這裏十年間究竟經歷了怎樣“點石成金”的“神奇”?近日,校長原林生做客新華訪談,講述“十年磨一劍”的課改之路。

精彩觀點
1

據我們了解,陽泉市十二中以礦工子弟、農村戶口學生和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為主要生源,學生的情況參差不齊,是什麼原因讓你産生了主動走出傳統教學模式、推行顛覆性課改的想法?

據我們了解,陽泉市十二中以礦工子弟、農村戶口學生和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為主要生源,學生的情況參差不齊,是什麼原因讓你産生了主動走出傳統教學模式、推行顛覆性課改的想法?
2

課改不是提高分數的利器,而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課改不是提高分數的利器,而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課改不是提高分數的利器,而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https://vodpub2.v.news.cn/original/20190611/f1329427ff8840a58a24d175d9a5d3a0.mp4

陽泉市十二中曾經是一所面臨兼並的學校。當時,學校教學成績在陽泉市礦區倒數第一,學生不願意來、教師千方百計想調走,全校學生人數剩下不足600人, 學校的去留擺到了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議事日程。

當年,通過全校師生“日光+燈光,汗水+淚水,作業+考試”的硬拼,學校初步走出困境,學生流失的現象大大減少。但是,我們清楚,如果光憑“只教”“只學”、拼時間來做,第一是教師苦,第二是學生累,再一個是高分低能,學生就成了一個知識的容器。

不是説考上好高中就是成功和成才。學生能把他的意思表達出來,他的表達能力、組織能力、規劃能力提高了,也是一種成功。即便是他去早市賣菜,他有表達能力、有組織能力、有規劃能力,他賣菜都比別人賣得多,我認為這也是一種成功。我們學校的學生觀是:只有差異,沒有差生,個個成才,人人成功。

課改不是提高分數的利器,而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從育人的角度來看,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綜合地看待一個學生的發展,我覺得只要堅定這個信念,一定是有效果的。

基于這些認識,我們就想到尋求學校的第二發展點,再結合著國家課改的精神,本著“自主、合作、探究”的工作思路,設立了一個課題,叫做“自主探究學案導學”課題。

我們經常説,改革就是摸著石頭過河。我們這個課改則是必須摸清了每一塊石頭才能過河。課改不允許試錯。

1

聽陽泉市教育界的相關人士介紹,現在他們會給周圍的人首先推薦陽泉市十二中,你們究竟有什麼樣的課改核心理念、做法,讓人們對你們如此青睞?

聽陽泉市教育界的相關人士介紹,現在他們會給周圍的人首先推薦陽泉市十二中,你們究竟有什麼樣的課改核心理念、做法,讓人們對你們如此青睞?
2

在課改過程中我們堅持一個原則,課程改革就像“治病”。治病,首先診斷清楚病因在哪,然後針對性治療,這是我們課改的基本思路。

在課改過程中我們堅持一個原則,課程改革就像“治病”。治病,首先診斷清楚病因在哪,然後針對性治療,這是我們課改的基本思路。
在課改過程中我們堅持一個原則,課程改革就像“治病”。治病,首先診斷清楚病因在哪,然後針對性治療,這是我們課改的基本思路。
https://vodpub2.v.news.cn/original/20190611/ae95a6aaf18e45e4bc7d1138f24d0d83.mp4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教會學生做人和做事,在這個階段,教育就是要陪伴著學生成長,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因此,我們學校就提出了教育目標:學會做人,做幸福的人,幸福地做人;學會做事,做完整的事,完整地做事。

在這個目標下,我們也確定了育人目標:品德高尚,志向高遠,興趣高雅,心理健康,體魄健壯,性格健全,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其實就是立德和樹人。

就課程改革而言,我們採用的是以自主學習為主要方式的課堂教學模式,也就是“老師不講、學生講”,老師給學生一個導學案,學生依據這個方案,再結合教材,進行自主學習,要帶著自己的學習問題走進課堂;在課堂上,進行相互之間的學習、小組之間的討論,再經過全班大的展示性學習解決問題,老師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分類指導。

教師真正成為了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指導者、幫助者、點撥者、激勵者和合作者,不再一個人主宰課堂,而是調動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塑造學生的健康人格,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較好的體現。

在此基礎上,經過十年的探索與實踐,我們學校形成了三大係統:理念與文化係統,途徑與方法係統,管理與評價係統。以學校文化為引領,管理模式為基礎、評價模式為保障、教學模式為核心、立德樹人為目的,形成我們學校特有的教育新模式。目前,這三種新模式是學校教育新模式的基本特徵。

1

在你們看來,課改在學生身上産生了怎樣的直接效應?對學校、老師又産生了什麼影響?

在你們看來,課改在學生身上産生了怎樣的直接效應?對學校、老師又産生了什麼影響?
2

課改發展了學生,也成就了教師,同時也提升了學校。

課改發展了學生,也成就了教師,同時也提升了學校。
課改發展了學生,也成就了教師,同時也提升了學校。
https://vodpub2.v.news.cn/original/20190611/9c742830139145809f02d7c0d93de9cd.mp4

課改後,最明顯的變化是,學生的表達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協調溝通能力、組織管理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大幅提高,也更加陽光和自信了。我們的畢業生升學到高中學校時,他們在自主管理、自覺規劃仍然是走在前面的。

另外,我們學生的學習成績在礦區已經保持了六年全區第一,成績也沒有落下來,能力也提升了。

課改也充分盤活了我們學校的資源。一大批名師脫穎而出,省級名師已經達20多個。參加國家級的“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我們學校有時候會佔到全區一半以上,佔全市的比例也很大。學校有三人入選“三晉英才”。

我們的教學成果在2017年被評為山西省教學成果特等獎,2018年又評為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學校也被評為山西省先進集體和山西省素質教育示范校。學校的“三段五環節”課堂教學模式被評選為全國高效課堂“新九大范式”之一。

1

漫長的“十年磨一劍”過程中,需要學校、校長、老師的定力與堅持,你們如何應對在這期間遇到的阻力?

漫長的“十年磨一劍”過程中,需要學校、校長、老師的定力與堅持,你們如何應對在這期間遇到的阻力?
2

我們作出了“成在教師,敗在校長”的承諾,要求老師們“不換思想就換崗”。

我們作出了“成在教師,敗在校長”的承諾,要求老師們“不換思想就換崗”。
我們作出了“成在教師,敗在校長”的承諾,要求老師們“不換思想就換崗”。
https://vodpub2.v.news.cn/original/20190611/4e4a7f4c426c4cf5b4504de010864c9a.mp4

有一部分家長不是很理解,認為課改是把孩子當成了試驗品。所以我們一方面通過家長委員會來協調;另一方面我們形成了“體驗式”家長會,把家長請進學校來,讓家長來做學生,讓他們了解學生在學校裏邊是通過什麼樣的方式學習的。

通過這些活動以及和家長的溝通,家長們了解了學校、了解了學生的學習狀況,打消了他們的一些顧慮,更重要的是,學生的精氣神兒有了明顯的變化,家長們也就認可了。

除了來自家長的壓力,剛開始的時候,老師們也有一些質疑。我們就召開動員大會,做出了“成在教師,敗在校長”的承諾。但有些老師的思想還是轉變不過來,我們就要求老師們“不換思想就換崗”。這樣,我們就開始了課題試驗。

推行課改的第二年3月,困難就比較多了。因為老師們前期做了一些試驗,提出很多問題,而這些問題一時得不到破解,這時感覺到課改推而不動。

為此,我們召開中層會討論課改如何走的問題。會上有一些意見分歧,有的要求放緩,有的説“是不是我們水土不服”等等。

為了堅定信心,我們提出“自己選擇的路,跪著也要走完”。我們採取“請進來指導,走出去學習”的辦法,經過改課、課改到教改三個階段的強勢推進,促進課改迅速走向正規化。

1

經歷了“堅其志,苦其心,勞其力”,陽泉市十二中的課改漸入佳境,在信息化的助力下,學校還有哪些“再上層樓”的規劃?

經歷了“堅其志,苦其心,勞其力”,陽泉市十二中的課改漸入佳境,在信息化的助力下,學校還有哪些“再上層樓”的規劃?
2

我們引進了在網絡環境下的“三段五環節”教學模式,也就是用信息化來支撐學生的學習。

我們引進了在網絡環境下的“三段五環節”教學模式,也就是用信息化來支撐學生的學習。
我們引進了在網絡環境下的“三段五環節”教學模式,也就是用信息化來支撐學生的學習。
https://vodpub2.v.news.cn/original/20190611/69e84c93498d42c2a139d47d86fe70a6.mp4

目前,我們的教學中還有一些問題需要破解,比如説,因為我們是全走讀的學校,學生在校學習的時間是有限的。另外,學生的學習資源受到限制。結合著教材,手頭可學習的東西、所參考的資料還是比較匱乏。如果大量在網絡上進行學習,學習資料不是很集中,浪費學生很多時間。老師也不能在第一時間了解到學生在家自主學習的情況,影響精準實施教學。

在這種背景下,或者説基于這些問題的解決,我們引進了在網絡環境下的“三段五環節”教學模式,也就是用信息化來支撐學生的學習。

信息化我們推開時間不是很長,僅僅在初一年級七個班、初三年級兩個班上試驗。我們感覺比較成功。在這個試驗的基礎上,我們提煉出了學校網絡環境下“三段五環節”的學習流程。

我們實施的信息化,是教育主導,是學校主導。平板只是一個學習工具,受後臺管控,打開只能學習,不能隨便上網、聊天等等。它可以在班級和老師這個圈裏交流,跳不出去。

此外,每一個學科的老師會根據課程進度,給學生的學習空間裏推送學習任務。不同的學生推送不同的資源,進行分層教學。

在實施新學習方式以後,學生的學習狀態發生了一個質的變化,尤其是在培優補差方面,能夠分類推進,及時指導,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現在學生基本上能做到了自主學,同時也實現了“泛在”學,就是時時處處都能和老師溝通,有什麼看法積極發表出來,其他同學在網絡上也進行相互交流和討論,實現了我們所説的“自主、合作、快樂、泛在”四種學習。

我認為,高效的課堂不一定是自主的,但自主的課堂一定是高效的。通過這樣的目標設定,結合著社會的發展和信息技術的植入,現在這種課堂,我感覺到更加豐滿了,學習效率更高了。

01002010002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