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portrait
has-portrait

腳下這片土地讓我自豪

新華網首頁時政國際財經高層理論論壇思客信息化房産軍事港澳臺灣 圖片視頻娛樂時尚 體育 汽車科技食品

從生角到旦角,從北路梆子到晉劇,梅花獎得主成鳳英在變化中挑戰自我,在傳承中創新,在變化中堅守,國家非遺北路梆子傳承人成鳳英在取舍間體悟戲曲。

近年來,取材于當地故事的《黃河管子聲》《情悟五臺山》《我的撓羊漢》被譽為北路梆子新三部曲。這三部戲讓成鳳英更了解這塊土地並為此自豪,讓她內心深味父老鄉親的可愛、可親、可敬。

精彩觀點
1

生角讓你摘得梅花獎,旦角又讓你贏下文華獎。在兩個行當之間轉換,是何故?又有什麼挑戰和心得?

生角讓你摘得梅花獎,旦角又讓你贏下文華獎。在兩個行當之間轉換,是何故?又有什麼挑戰和心得?
2

我演生角説來話長,但其實是“迫不得已”。

我演生角説來話長,但其實是“迫不得已”。
我演生角説來話長,但其實是“迫不得已”。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450160

我演生角説來話長,但其實是“迫不得已”。

我讀戲校的時候最開始學的是旦角,頭上戴著花,穿得漂漂亮亮的。但當時遇到了很多男同學處于變聲期,聲音出不來,老師就讓我演生角。本以為是權宜之計,但畢業後進劇團,還是男演員少女演員多,領導就繼續安排我演生角。

1996年角逐梅花獎時,我表演的劇目是《八大錘》《哭墳》《畫龍點睛》,演的還是小生。

但我心中始終有一個“女兒夢”,要在舞臺上恢復“女兒身”。

2005年,我策劃了《黃河管子聲》並出演女主角大花眼,這部戲在2007的中國第八屆藝術節上摘得文華獎。

但隔行如隔山,從生角到旦角,難度可想而知。期間,我每日的睡眠時間從八九個小時減少至四五個小時,白天晚上都在琢磨戲,也瘦了20斤。

好多人都説成鳳英“脫胎換骨”了。其實這部戲就像我的一個孩子似的,從孕育到出生再到成人,這個過程對我來説真的特別難,不知道哭了多少次。

從那以後,我又排演了《情悟五臺山》和《我的撓羊漢》,當然中間也克服了不少挑戰,但比《黃河管子聲》時的“脫皮掉肉”要好多了。

1

不止于行當的轉換,你也會關注其他劇種,甚至有時候還玩“跨界”。

不止于行當的轉換,你也會關注其他劇種,甚至有時候還玩“跨界”。
2

北路梆子要不斷從其他劇種中吸取營養。

北路梆子要不斷從其他劇種中吸取營養。
北路梆子要不斷從其他劇種中吸取營養。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450159

北路梆子要不斷從其他劇種中吸取營養。為此,我大量地去看其他劇種的戲是怎麼樣的,關注著戲曲的發展。越劇中的幹板唱就特別棒,北路梆子以前沒有;我在《黃河管子聲》中就運用了幹板唱,有種此處無聲勝有聲的感覺。

2009年,我還與其他五位梅花獎演員共同合作晉劇《打金枝》,跨劇種飾演郭曖。

有人説,郭曖是配角。我認為只有小演員沒有小角色。戲曲就是一種“角”的藝術,是與多位梅花獎演員合作,是一次難得的交流學習機會。我怎麼把戲給過去,她怎麼把戲遞過來,這次經歷是一次享受。

1

《黃河管子聲》《情悟五臺山》《我的撓羊漢》被譽為北路梆子新三部曲,為何能贏得這麼高的榮譽?

《黃河管子聲》《情悟五臺山》《我的撓羊漢》被譽為北路梆子新三部曲,為何能贏得這麼高的榮譽?
2

這三部戲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是用北路梆子這種藝術形式講述發生在這方土地上的故事。

這三部戲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是用北路梆子這種藝術形式講述發生在這方土地上的故事。
這三部戲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是用北路梆子這種藝術形式講述發生在這方土地上的故事。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450158

《黃河管子聲》講的是一條河,即黃河;《情悟五臺山》唱的是一座山,即五臺山;《我的撓羊漢》則是展現了黃河和五臺山中間這塊土地上的一種精神。

這三部戲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是用北路梆子這種藝術形式講述發生在這方土地上的故事。

《黃河管子聲》有一段戲,大花眼半夜三更主動拉二柱的手,我演不出來覺得女人不該如此。但導演啟發我,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黃河邊上的女人敢愛敢恨,愛的執著。

這部戲到故事發生地河曲縣去演出時,當地的老百姓就説“這就是給偶們河曲人寫的戲”。

2007年,《黃河管子聲》與眾多國家級、省級劇團劇目在八藝節同場競技,最終贏得多項文華獎。

當地的同志一開始好心提醒我們“我們這裏不唱梆子戲、不懂梆子戲,可能演出的時候觀眾要走一半,到時候你們要理解”。但演出時非但觀眾坐滿了全場,還有不少進不了場的觀眾願出幾百塊“借工作證”入場觀看,謝幕時觀眾也大聲叫好,讓我們再來幾場。

我覺得打動觀眾的有北路梆子這種藝術形式,還有打動人心的故事,而這些就是來自于我腳下的這塊土地。

演這三部戲,讓我對忻州有了新的理解,也以這個地域驕傲自豪,覺得我的父老鄉親們可愛、可親、可敬。

1

作為國家非遺北路梆子的傳承人,怎麼理解堅守和創新?

作為國家非遺北路梆子的傳承人,怎麼理解堅守和創新?
2

要在傳統的基礎上去發展,得站得住腳,把握好一個“度”。

要在傳統的基礎上去發展,得站得住腳,把握好一個“度”。
要在傳統的基礎上去發展,得站得住腳,把握好一個“度”。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450157

北路梆子贏得郭沫若先生用“慷慨激昂不尋常”的讚賞,在保留特點的基礎上如何與時俱進,是我們這代人要承擔起的責任,也就是要通過創新去吸引新的觀眾和年輕觀眾。

我對北路梆子經典劇目《血手印》《王寶釧》《金水橋》等都做了一些創新改編,讓唱腔更符合人物。在《血手印》中,未婚夫要被行刑未婚妻夜不能寐但卻一直慢悠悠地唱,這就不符合人物,我們就商量改成一句慢之後接快板,表現人物的心急火燎。

但無論怎麼改,要在傳統的基礎上去發展,得站得住腳,把握好一個“度”。

現在戲曲舞臺更加重視舞美、燈光,也引入了交響樂伴奏,這都讓戲曲更美了,也吸引了很多年輕人。但我覺得還要注重一個“度”,比如就以交響樂來説,有一些是創新,但如果過多運用,壓制了傳統樂器,就“喧賓奪主”了。還有在我看來,戲曲舞臺也不能像話劇舞臺那麼寫實,話劇上下樓可以弄個樓梯,但戲曲的上下樓就不能那麼實,要看臺步啊、亮鞋底等。

還有,我認為戲曲要有更多的觀眾,在劇場之外還要重視電視、電影等渠道。2001年,我將拿梅花獎的劇目《畫龍點睛》拍成電視劇,好多觀眾通過這部電視劇認識了成鳳英,喜歡上了北路梆子;2013年,我也多方籌措,將《黃河管子聲》頒上了大銀幕。

1

你從學戲到摘得梅花獎、文華獎,還從事過多年的劇團管理工作,對于年輕演員,你想對他們説些什麼?

你從學戲到摘得梅花獎、文華獎,還從事過多年的劇團管理工作,對于年輕演員,你想對他們説些什麼?
2

我從默默無名的小演員成長到今天,靠的就是集體的力量,也特別理解一個演員成長過程中的艱辛、無奈與渴望。

我從默默無名的小演員成長到今天,靠的就是集體的力量,也特別理解一個演員成長過程中的艱辛、無奈與渴望。
我從默默無名的小演員成長到今天,靠的就是集體的力量,也特別理解一個演員成長過程中的艱辛、無奈與渴望。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450156

我覺得我是幸福的、幸運的,從事了自己感興趣的工作。

但戲曲演員在舞臺上是一棵菜,被層層包著呢,有無數人在付出。記得我參評梅花獎時,演完前一出戲累得腿抖得厲害,中途換場過道裏沒有凳子就只能站著,團裏一位同志就彎下腰“來,累了,坐我身上歇歇”。

我從默默無名的小演員成長到今天,靠的就是集體的力量,也特別理解一個演員成長過程中的艱辛、無奈與渴望。

當團長以後,我就給演員創造、搭建最好的平臺,全力以赴,人力、物力全部上,幫助年輕人選適合自己的戲,然後去省裏參演,也拿了不少獎項。

前段時間卸任團長的會上,我就感言了幾句,我説沒有你們跟我在一起堅守,就沒有團隊的今天。現在隨著國家的重視,各種資金、項目支援多了,也有送戲下鄉,越來越好了。

現在我卸任團長了,擔任藝術總監,不再處理事務性的工作,就把更多的精力、時間拿出來教年輕演員怎麼演戲;再則,等我退休的時候卸任團長不如現在就給壓壓擔子,我在一旁護航,這樣更有利于劇團穩定,有利于北路梆子發展。

01002010002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