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緣何現“煙雨江南”-新華網

塞上緣何現“煙雨江南”

2024-09-19 08:51:51
來源:寧夏日報

  “一陣子沒來,賀蘭山腳下就像鋪上了一層綠色絨毯,塞上江南更似江南了!”9月17日,銀川市民張先生與家人驅車來到賀蘭山腳下,感受持續降雨後的賀蘭山之美。

  連日來的降雨,水汽形成的薄霧籠罩着賀蘭山,山石的顏色更為深沉,草木鬱鬱蔥蔥,讓賀蘭山沿山腳下成為市民和游客的打卡地。

  8月31日以來,寧夏出現歷史少見持續陰雨天氣,其範圍之廣、累計降水量之大、降水日數之多,在寧夏氣象記錄歷史上較為少有。氣象統計數據顯示,今年8月31日以來(截至9月16日),寧夏各地累計降雨日數在9—15天,較常年同期偏多4—11天。其中,興仁國家氣象站連續14天出現降水;銀川、石嘴山、青銅峽、同心、海原、西吉6個國家氣象站連續8天出現降水,銀川站、石嘴山站、興仁站連續降水日數為建站以來最長。

9月18日,賀蘭山綠草如茵,岩羊怡然進食。記者 魯延宏 攝

  “塞上緣何似‘江南’?”寧夏氣候中心首席氣象專家王素艷告訴記者,此次持續降雨主要成因是今年8月下旬以來,寧夏長期處於冷暖空氣的交匯區,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穩定維持在我國中東部地區,較常年同期異常偏強,同時受南側熱帶輻合帶活躍及多個颱風影響,偏南暖濕氣流不斷向寧夏輸送,處暑節氣(8月22日)之後,冷空氣逐漸活躍,擴散冷空氣活動頻繁,疊加前期影響,導致出現歷史少見的持續陰雨天氣。

  氣象資料顯示,1961年以來,寧夏最長連續降水日數為20天,出現在海原縣,為1967年8月19日至9月7日。今年8月31日至9月16日,寧夏各地累計降水量為23.4毫米—107.6毫米,寧夏全區平均降水量為55.4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1.2倍,為1961年以來第4多值,尤其海原及以北大部地區較常年同期偏多1.2—5.2倍。 雨水浸潤下,寧夏“三山”綠裝更濃。已在寧夏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了24年的郝小軍告訴記者,賀蘭山沿線降水增加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今年入秋以來的連續降雨極有利於草木生長,就連陽坡也長出了綠草。

  據寧夏氣象&最新預報,預計19—20日寧夏仍有陰雨天氣,19日白天到20日白天,銀川、石嘴山、吳忠、中衛四市及寧東基地有小到中雨,固原市有小雨;19—20日全區氣溫持續下降6—8℃,21日全區最高氣溫降至16—19℃,最低氣溫降至7—10℃。(記者 魯延宏)

【糾錯】 責任編輯:張潔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