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口區“非遺+文創”發展路徑助力傳承保護-新華網

大武口區“非遺+文創”發展路徑助力傳承保護

2024-01-18 16:01:21
來源:大武口區委宣傳部

  “我手裏這只孔雀挂件是布藝編制的,寓意着吉祥如意,挂在家裏圖個吉利。”在寧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區星海鎮新民社區“沐恩巧媳婦”直播間,主播魏鳳娟正在抖音直播間裏展示着手工藝品。借助互聯網進行非遺帶貨、科普等工作,大武口區“沐恩巧媳婦工作室”不但收穫了名氣也賺到了實惠,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工作室年均培訓手工藝人才百餘人次,線上線下創造經濟收入90萬餘元,有效帶動周邊移民群眾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增收。

  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大武口區文化旅游廣電局立足自身優勢,把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為主題教育的重要着力點,統籌抓好文旅發展與“為民辦實事”融合共促,聚焦非遺傳承人對非遺産品功能單一、創新能力不足、銷售渠道窄的“急難愁盼”問題,積極探索“非遺+文創”發展路徑,以非遺工坊為主要&&,以非遺傳承人為載體,面向市場研發非遺文創産品,通過創意性和應用性設計,帶動傳統非遺迅速融入現代生活。瑞寶葫蘆刻畫技藝、紅旭尚澤剪紙等非遺保護傳承基地,充分發揮葫蘆、剪紙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獨特內涵,研發創新生活用品、裝飾配件、兒童玩具等多種實用性強的非遺衍生文創産品,葫蘆耳環、葫蘆車挂件、剪紙T恤衫、剪紙團扇等産品贏得了消費者的普遍喜愛。

  瑞寶葫蘆刻畫技藝保護傳承基地研發的葫蘆茶具

  同時,為深入拓寬非遺文創品銷售渠道,結合産品自身優勢與特點,採用線下線上聯動的方式,鼓勵非遺傳承人積極參加中國旅游商品大賽、寧夏黃河流域非遺作品創意大賽等線下評選活動,組織非遺文創品、手工藝品等積極參與“非遺過大年”“非遺購物節”“工業之聲”音樂節、寧夏“兩曬一促”線上&&直播進行推廣,經過改良的非遺文創類作品不僅價格更加優惠,且頗具實用價值,深受消費者青睞。  

  大武口區沙畫傳承人申報的“沙憶時光”沙畫胸針斬獲2023中國旅游商品大賽銀獎

  當前,大武口區已經與寧夏大學簽訂《大武口區工業文旅産業融合發展研究中心共建協議》,通過實地走訪、查閱資料等方式深入挖掘大武口區歷史文化資源,系統梳理全區工業文化、非遺、民間工藝、傳統戲曲、民俗節會和生態資源等,與時尚元素相結合進行創意開發,持續用創意賦能業態發展,助力非遺保護傳承。

【糾錯】 責任編輯:姜雪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