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由國家商務部主辦的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以下簡稱“投洽會”)在福建廈門開幕,“中國投資熱點城市”系列活動在投洽會期間舉辦,寧夏銀川因其較好的投資熱力、産業活力再次獲評“中國投資熱點城市”,實現了該項榮譽的“四連冠”。
近年來,銀川市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戰略,以首府強、引領帶動全區強、示範服務流域強,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取得豐碩成果。2024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産總2939.53億元,人均GDP突破10萬元,經濟首位度達53.4%。
面向全球投資者,銀川正以嶄新的姿態遞出開放與合作的邀請函。
産業勢頭強勁,創新後勁十足
立足黃河“幾”字彎都市圈區域中心城市區位和首府優勢,銀川圍繞發展新質生産力布局産業鏈,從單點突破到系統賦能、從要素驅動到創新驅動的發展路徑,彰顯出銀川強勁可持續的綜合競爭力。
利用自身得天獨厚的資源、能源、氣候優勢,銀川市的産業定位非常清晰。圍繞新材料、新能源、新食品、新裝備製造産業,聚力建設“三都五基地”。打造“中國新硅都”,聚集隆基、中環等行業龍頭,全市硅材料及配套産業已形成集鏈成群的發展格局;打造“世界葡萄酒之都”,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總産值已突破360億元,産業認知度和美譽度得到國際國內認可;打造“算力之都”,作為全國唯一“交換中心+樞紐節點”雙中心省區首府城市,已形成智能算力3000P以上。建設“新型電池製造基地”,漢堯石墨烯富鋰錳基材料達到90%市場佔有率;建設“智能終端材料和半導體材料生産基地”,半導體級單晶硅、集成電路大硅片産能佔到全國三分之一,成為國內最大的工業藍寶石晶棒生産基地;建設“高端液態奶基地”,已建成全球首座全數智化工廠、全球最大的液態奶單體工廠,也是中國乳業首個“燈塔工廠”;建設“枸杞精深加工基地”,産品遠銷27個國家和地區,綜合産值達到151億元;建設“能源轉型示範基地”,西北首個綠電小鎮開工建設,構建了以新能源為主體、傳統能源為支撐的新型電力系統。
在夯實産業根基的同時,銀川更以創新驅動塑造發展新優勢,迸發着數字經濟時代的蓬勃活力。
通過大力鼓勵創新、支持創新,銀川市全社會科技研發投入強度領跑全區;作為銀川工業的“最強大腦”,六盤山實驗室匯聚150余名科研精英,聚焦高端控制閥、智能製造工業軟體等前沿領域,為銀川裝備製造業轉型升級按下“加速鍵”;成立全國首個葡萄酒産業技術協同創新中心,通過搭建一個開放共享式的科研服務&&,以“一中心、兩機制”服務百家酒莊發展,組織開展全産業鏈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和科技服務;創新主體培育壯大,去年,銀川市新增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0家、小巨人企業5家,認定高新技術、雛鷹、瞪羚企業127家;招才引智成效顯著,“十萬大學生留銀川”專項行動加力推進,2年吸引14萬名青年人才扎根銀川,引進高層次及急需緊缺人才數量翻番,蟬聯“中國年度最佳引才城市”。
消費活力迸發,開放步履鏗鏘
今年上半年,銀川市促消費工作交出亮眼成績單: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406.01億元,同比增長6.3%,並成功申報全國首批零售業創新提升試點城市,消費市場呈現穩中有進、活力迸發的良好態勢。同時,銀川將體育激情、文化韻味、商業活力與旅游魅力深度融合,2025銀川馬拉松賽的熱度不減,2026年亞足聯U20女足亞洲盃預選賽E組的綠茵激戰,與2025覽山音樂季的旋律浪潮,成為銀川商文體旅融合的生動縮影。
在第七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舉辦期間,銀川市創新開展“商文旅農體酒”融合促消費活動,打造“跟着中阿博覽會·暢游銀川”IP,推出55家寧夏首店品牌、秋季旅游線路、重點體育賽事及10張消費地圖,組織45家首店品牌等展銷同步發放15萬元專項消費券,拉動消費增長。特色商品展匯聚17國、23省千余種商品,實現“一站式購全球”;通過精準接待服務與多維度宣傳,全方位展現銀川開放包容形象與産業活力,實現消費與城市影響雙提升。
延續着千年絲路文明的開放基因,對銀川而言,積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不僅是服務國家大局的使命擔當,更是自身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歷史機遇。
銀川市通過構建“公鐵海空”立體化開放通道網絡破解“無海之困”。西向拓展歐亞大陸橋:開通銀川—布達佩斯國際貨運班列,將汽車配件、電子産品等送達歐洲腹地;南向以銀川國際公鐵物流港為核心,開通銀川—磨憨—老撾萬象、惠農—憑祥—越南胡志明等“點對點”國際貨運班列,深度對接東盟市場;東向借港出海:寧夏與天津、青島、京唐港等東部沿海港口深度合作,在銀川、中衛等地布局內陸無水港,常態化運行至天津港、青島港等地鐵海聯運班列,實現“一次查驗、全域通關”;北向對接蒙俄資源:打通俄羅斯-綏芬河-寧夏亞麻籽進口“一箱到底”鐵海聯運通道,建立蒙古國煤炭運輸專線,開拓北疆貿易新路徑。同時,“銀川-迪拜”國際航空貨運通道助力高附加值産品快速出海,形成“四向暢通、立體聯動”的開放新格局,有力推動了內陸地區向開放前沿的轉變。
同時,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中國(寧夏)國際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覽會兩大國家級、國際性展會,構成了銀川對外開放的“雙引擎”。銀川市作為中阿博覽會永久舉辦地,為這座城市賦予了對接“一帶一路”沿線的戰略支點地位。第七屆中阿博覽會期間,銀川市充分發揮東道主優勢,促成合作項目54個,計劃投資額143.39億元,簽約金額位居全區第一。依託寧夏特色産業,中國(寧夏)國際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覽會以葡萄酒為媒介打造文旅融合的國際化窗口。兩大盛會協同發力,不僅顯著提升了銀川的國際知名度和城市品牌形象,更驅動了會展經濟、特色産業與開放型經濟的深度融合,為銀川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持續的國際動能與高端要素。
營商土壤肥沃,資源稟賦突出
2024年,銀川在西北地區首創“免申即辦”改革,推出葡萄酒産業等15個“一件事”套餐,形成“13+1+7+15”“一件事”改革圖譜。企業辦證告別“跑多門、上多網”的歷史,實現證照“一窗受理、一鏈辦理、一次辦結”,電子證照標準化規範化應用案例入選國家標準指南。同時,最新成立的銀川市營商環境促進局與銀川市審批服務管理局形成“雙輪驅動”,創新推出企業服務“五專一禮遇”模式,將每年7月19日設立為“銀川企業家日”,提供324項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
用制度創新持續釋放市場活力,書寫西北城市優化營商環境的新範式,銀川連續兩年入選全國營商環境標杆城市,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實現西北地區“六連冠”。近期,銀川再添喜訊:海綿城市建設成果入選《全國海綿城市建設案例集》;黃河(銀川市段)入選生態環境部第三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入圍“中國十大生態(食材)美食名城”;入選第二批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先行先試名單;再次入圍“2025年度最具幸福感城市”候選名單……一連串榮譽的背後,是銀川在生態、産業、民生、營商環境等領域的全方位突破。
精準對標産業鏈發展關鍵環節,銀川市精心制定招商指南、精準規劃招商路徑、精細跟進項目落地、精實做好後續服務,持續完善“三個一批”招商項目對接推進機制。2025年現代産業重塑攻堅戰首批招商項目簽約儀式集中簽約的44個項目,計劃投資額215.14億元,涵蓋清潔能源、低空經濟、商貿物流、農産品深加工等多個産業領域。
銀川的發展,深植於其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之中。
通過戰略謀劃,這裡匯聚並優化了包括綠電能源、算力基礎、産業人才與樞紐區位在內的關鍵生産要素。從“東數西算”的戰略節點優勢,到新材料、新能源、新食品、新裝備製造所需的能源與材料支撐,銀川將天然的資源條件轉化為支撐現代産業體系崛起的堅實底座,為企業提供了成本可控、供給穩定、高效協同的一流要素保障,構築起面向未來的核心競爭力。同時,銀川市擁有多元化投資合作主體,設立多只國有投資基金,引導社會資本投入重點産業和領域。
當前,銀川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態鏈全球資源、拓合作空間,用實實在在的産業優勢和政策誠意,彰顯其堅定不移推進高質量發展、深化對外開放的信心。
面向未來,銀川市將繼續以“走在前、作表率”的首府擔當,在“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示範市”中走出一條特色鮮明、活力迸發的高質量發展之路。誠邀全球投資者與創新者,在這片熱土上共創價值、共享機遇、共贏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