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通區:基層醫療“強筋骨” 破解群眾“看病難”-新華網

利通區:基層醫療“強筋骨” 破解群眾“看病難”

2025-07-30 14:16:32
來源:利通區融媒體中心

  “以前做CT得跑市區,現在鎮衞生院就能拍,數據直接傳到市醫院,報告很快就出來了!”居民李阿姨的就醫體驗,正是寧夏吳忠市利通區醫療服務效率躍升的生動縮影。

  近年來,利通區聚焦群眾“看病難、看病遠”的痛點,通過構建全鏈條健康服務網絡、推動醫療資源擴容下沉,以及與數字化轉型,實現了基層診療能力跨越式提升。

  在硬體設施升級方面,利通區11個鄉鎮衞生院、103個村級衞生室均已配齊彩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27項基礎醫療設備,配置率超過90%。轄區村級衞生室實現“三室一房”標準化建設,64家開展靜脈輸液服務的衞生室增設了觀察室,3輛負壓救護車與25輛普通救護車共同構建起覆蓋城鄉的急救網絡。

  “如今村民有小病基本不用出村就醫。”扁擔溝鎮同利村衞生室村醫馬志華説,同利村新建的中醫閣已經為4000余名村民提供了針灸、艾灸等中醫藥服務。

  利通區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的背後,是“1234”家醫簽約服務模式的創新實踐。利通區醫療健康總院牽頭組建了131支家醫團隊,並且通過推行“1+N”家庭醫生簽約團隊模式,落實“簽約家庭一戶、落實服務一戶”活動,常住人口簽約率達63%,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點人群簽約率超90%。

  “我們每月隨訪一次高血壓患者,通過系統就能調閱電子病歷和用藥記錄。”勝利鎮社區衞生服務中心豆寶強醫生介紹,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系統已累計為基層醫生提供診斷建議101萬次,電子病歷規範率提升至98.7%。

  截至目前,利通區基層就診率達45.1%,54.55萬人次患者在“家門口”獲得優質診療服務,家醫簽約服務品牌《‘簽’收相伴 ‘醫’路前行》獲國家級行業認可。

  數字化轉型讓健康服務更高效。近年利通區醫聯體信息&&建成後,實現“市—縣—鄉—村”四級醫療數據互聯互通,基層門診電子健康檔案建檔率達91.85%,高血壓、糖尿病規範管理率分別提升至93%、94%,412萬條電子病歷、44.95萬份居民健康檔案可實時調閱。截至今年6月底,利通區遠程心電診斷達6510例、遠程影像12435例,區域檢驗3316例,96名患者通過綠色通道及時轉診上級醫院。

  “聚焦群眾看病就醫新需求,我們將持續優化診療流程、提升服務質量、完善醫療資源配置,堅持讓數據多跑路,加力推動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系統延伸至所有鄉鎮衞生院。”利通區衞生健康局相關負責人&&,通過持續深化醫防融合與分級診療,讓每一位居民都能感受到醫療服務的溫度與便捷。(馬妮)

【糾錯】 責任編輯:紀桂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