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口區:豐富文化活動點亮居民幸福生活-新華網

大武口區:豐富文化活動點亮居民幸福生活

2025-01-12 09:50:56
來源:大武口區委宣傳部

  回望剛剛過去的2024年,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點亮了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大武口區城鄉居民的幸福生活。

  ——送戲下鄉惠民生

  在大武口區的廣袤土地上,2024年的“送戲下鄉”惠民文藝演出宛如春風化雨,潤澤着每一個角落。區文化館精心籌備,深入調研如同探尋寶藏,挖掘出群眾內心深處對文藝的熱愛與渴望,將群眾喜好融入節目規劃。精選的12支優秀團隊,用精心編排的節目傳遞溫暖與歡樂,舞蹈跳出幸福旋律,戲劇演繹經典傳奇,説唱訴説鄉村新貌,小品倡導文明新風。91場演出,2萬多觀眾,共同奏響文化惠民的激昂樂章。

  ——廣場文化樂萬家

  2024年的大武口區,廣場文化藝術節閃耀着文化光芒。從春到秋,七個月的時光裏,40場演出如繁花般綻放,無論是中心廣場的盛大集會,還是社區角落的溫馨展演,都成為了文化傳承與交流的舞&。五四的愛國激情、七一的對黨忠誠、重陽的夕陽風采,都在舞&上熠熠生輝。全民參與的熱情,讓文化活力如泉涌,各行各業的人們共繪文化盛景。

 ——大地歡歌展新姿

  激情四射的季節,“大地歡歌・舞動大武口”婦女廣場舞(健身操舞)大賽在充滿生機的土地上拉開帷幕,23支代表隊的近400名參賽選手帶着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舞蹈的激情,用靈動的身姿、飛揚的神采,演繹着活力與激情。2千余名群眾圍聚四週,目光被舞&上的精彩深深吸引,掌聲如雷鳴般響起,歡呼聲此起彼伏。

 ——戲曲海選寫華章

  “自在大武口戲韻賀新春”戲曲春晚海選活動,似強力磁石吸引了眾多戲曲愛好者。京劇典雅、豫劇激昂、秦腔豪邁、晉劇婉轉,諸般劇種爭奇鬥艷,奏響華彩樂章。選手陣容多元,老戲骨韻味醇厚,舉手投足皆入戲;小戲苗朝氣蓬勃,靈動表演綻新光。他們滿懷熱愛,以精湛技藝和熱忱重繹經典。此次海選不只是選拔,更是愛好者的展示&,傳承戲曲文化,傳遞新春歡悅。

 ——多彩非遺承文脈

  不斷打造非遺傳承保護工作新亮點,持續擴大大武口區非遺影響力。本年度,由大武口區文化館推薦申報的叭喇鞭、張氏連枷棍、暖鍋(張儉暖鍋)非遺項目被納入第七批自治區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開展大武口區第四批非遺代表性項目及傳承人申報工作,共認定李記炒淀旦、辣糊糊製作技藝等11個代表性項目,黃海濱等6名非遺傳承人;積極開展大武口區第一批非遺工坊申報工作,共認定大武口區厚德酒坊非遺工坊、寧夏溪杞陸月紅八寶茶非遺工坊、寧夏沐恩俏媳婦非遺工坊等3個非遺工坊;組織古法釀酒、民間剪紙、葫蘆烙刻畫等項目的非遺傳承人參加不象藝術音樂節工業之聲大聯歡等大型文體旅活動,展示銷售非遺産品,幫助非遺傳承人增收,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文化課堂結碩果

  2024年,大武口區高度關注群眾藝術發展需求,打造“市民文化學堂”藝術公益課堂品牌,全年開設成人公益培訓班3期,少兒公益培訓班2期,累計開設聲樂、書畫、舞蹈、非遺等共32個班次440課時,培訓學員近900人次,並舉辦“祥龍賀歲 藝潤童心”寒假公益培訓班結課儀式、“逐夢未來 燃動盛夏”少兒暑期公益班結業匯報表演等,通過“匯報演出+作品展示”形式充分展示我區美育教育成果。

  ——節氣文化沁城鄉

  為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2024年大武口區文化館先後組織“二十四節氣”之“萬物驚蟄始 清風沁人心”“春意闌珊 夏之初始”.“一葉知秋 夏盡待收”“冬日所盼 如約而至”“白露暖秋色 共赴好時光”等系列活動18場,累計吸引5000人次參與。在節氣活動中融入知識講座、有獎問答、文藝演出、非遺展示及公益志願等,讓群眾對每個節氣的時令特點、物候特徵、傳統習俗、飲食養生等有了較為全面的了解,而通過深入挖掘二十四節氣所蘊含的文化內涵,讓古老的智慧在現代社會中綻放光彩。

【糾錯】 責任編輯:紀桂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