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來,中衛市聚焦“順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立足全覆蓋布局、全要素整合、全方位服務,打通線上線下融合閉環,創新打造“15分鐘法律服務圈”,讓服務觸角深入到街道、社區、商圈,為群眾和企業提供免費的律師諮詢、法律援助、糾紛調解等法律服務,打通公共法律服務“最後一公里”。
“鄰居借錢,只有轉賬,沒有借條怎麼辦?”“口頭形式的買賣合同是否有效?”近日,在“文昌鎮民族巷社區”抖音直播間,律師變身“普法主播”,開展“屏對屏”在線法律諮詢,為群眾提供快捷服務。
“將法律知識‘搬’進了直播間,把法治課堂‘開’在群眾眼前,惠及群眾人數廣,普法效果質量佳,充分滿足了群眾知法學法的需求。”沙坡頭區文昌鎮民族巷社區黨委書記牛靜説,社區依託律師行業法律服務實踐創新基地,通過專業律師團隊以一對一、一對多的宣傳形式開展法治宣傳、法律諮詢服務等,今年以來,成功化解各類矛盾糾紛事件20余件。
在中衛市懷遠零工市場,來自寧夏永東律師事務所的律師通過“直播+現場”的雙重模式,開展職場維權方面的普法,增強零工群體的法律意識,促進依法維權,構建和諧的勞動關係。寧夏永東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李文説:“我們通過和中衛市懷遠零工市場積極合作建立零工驛站,採取多元方式,把矛盾糾紛解決在訴前、化解在基層,讓更多的企業和群眾享受到公共法律建設成果。”
今年以來,中衛市組織各律師事務所黨支部選派工作能力強、有直播經驗的22名青年律師,在中衛市懷遠零工市場等5個站點打造律師講法釋理直播間,積極宣傳涉及新就業群體權益保護、合同糾紛、婚姻家庭等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截至目前已直播15期。
11月22日,走進中衛仲裁委員會仲情仲益愛心驛站,環境整潔、設施完備、各類書籍琳瑯滿目。在公益律師諮詢處,律師耐心為前來諮詢法律問題的居民進行專業解答。
在推進“15分鐘法律服務圈”建設中,中衛市還確定中衛工業園區環衛隊工會戶外勞動者服務(法律援助)站等15家站點和6家社區為法律服務網點,整合律師、公證、司法鑒定、仲裁機構、法學會等法律服務資源力量,為各類市場主體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務。同時選擇沙坡頭區5家律師事務所採取“打包”法律服務的方式,由律師事務所與服務網點簽訂服務協議,常態化為各網點提供公共法律服務,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到均等、精準、普惠的法律服務。
“建設‘15分鐘法律服務圈’,在一定區域內設置法律服務站點,確保了區域內居民、職工、務工人員等在15分鐘左右到達最近的法律服務網點,從而獲得便捷的法律諮詢、援助等服務,這不僅暢通了便民惠企、職工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渠道,也更好地滿足了職工群眾對法律服務便利化的需求。”中衛市司法局副局長陳健壯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