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國網寧夏超高壓公司員工在例行電力線路巡檢途中,意外發現一隻受傷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鵟。該公司迅速啟動救助流程,將大鵟安全移交鹽池縣惠安堡派出所,為這只“飛羽精靈”撐起了一把“守護傘”。
當日下午,巡檢人員陳洋和馬耀峰按照工作計劃,對轄區內高壓線路進行例行巡查。行至一處荒草叢生的路段時,一陣微弱的“撲棱”聲引起了他們的注意。

“這鳥看著像大鵟,是國家保護動物!”巡檢人員立刻回憶起國網寧夏超高壓公司此前組織的野生動物保護宣傳培訓內容,曾詳細講解過鷹類的外形特徵、生活習性及保護級別,其標誌性的灰褐色羽毛、銳利的喙部與爪子,與眼前的動物高度吻合。意識到這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且處於受傷狀態,巡檢人員不敢怠慢。經仔細觀察發現大鵟翅膀有傷,羽毛略顯凌亂,推測可能是意外撞擊或捕食時不慎受傷,導致無法飛行。
考慮到大鵟體型較大具有一定攻擊性,且可能因受傷産生應激反應。巡檢人員脫下工裝外套,小心翼翼地靠近,在確認大鵟暫無攻擊性後,輕輕用衣服包裹蒼鷹,緊急送往就近的鹽池縣惠安堡派出所。

據派出所民警介紹,後續將把這只大鵟移交至動物園,由動物保護專家對其進行全面檢查和針對性治療,待傷口痊癒、具備野外生存能力後,再選擇合適的野外環境將其放歸自然。
近年來,隨着生態環境的改善和鳥類活動範圍的擴大,這些 “小客人”經常光顧設備體型高大的變電站,或在高聳的線路桿塔上落腳,不僅影響電網安全運行,也威脅到鳥類自身安全。國網寧夏超高壓公司主動扛起社會責任,探尋電網與自然共生的可持續路徑,通過設備絕緣化,裝設新型激光護鳥器、布設人工棲鳥架等方式構建起物理層面的“護鳥屏障”。同時積極聯動野生動物保護機構開展多元化生態環保宣傳教育,強化全員生態保護理念,建立快速救援機制,實現“鳥安心、網安全”的雙重目標。(祁玉金 尉佳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