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市獲“2024-2025六維度創新城市”殊榮-新華網

銀川市獲“2024-2025六維度創新城市”殊榮

2025-10-31 18:09:42
來源:銀川市營商環境促進局

  10月28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2024-2025城市營商環境創新報告》發布儀式在北京舉辦。銀川與上海、瀋陽、杭州、成都、拉薩、西寧、烏魯木齊、佛山、東莞共同榮獲“公共服務優化”十佳城市,這也是銀川市連續兩年榮獲央視“2024-2025六維度創新城市”殊榮。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以媒體視角對我國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GDP過萬億元的經濟活躍城市的年度營商環境創新情況進行系統觀測,聚焦“市場機制改革、創新要素完善、對外開放提升、監管機制創新、公共服務優化、權益保護健全”六大維度,最終形成《2024-2025城市營商環境創新報告》。

  近年來,銀川市持續推進公共服務優化,獲得電力、獲得用水用氣用熱、人力資源指標等表現優秀,電力報裝連接服務滿意率超過99%,獲得用水用氣用熱的全流程耗時分別為30個工作日、30個工作日和40個工作日,遠超全國的普遍水平。在全區率先推進水電氣暖聯合報裝、房+水電氣同步過戶等改革舉措,惠及數萬經營主體。就業服務體系持續提質增效,全面打造“就業在銀川”品牌,啟動“十萬大學生留銀川專項行動”,組織企業赴上海、成都等地高校開展“組團式”引才。城市品質顯著提升,每千人口註冊護士數5.19%,是全區最佳表現。空氣優良天數佔比77%,城建區道路網密度5.44公里/平方公里,公共服務、城市生態、公共交通等指標逐年增長,帶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銀川市堅決貫徹落實國家、自治區優化營商環境部署要求,聚焦政策精準滴灌、市場活力釋放、政務服務升級、法治柔性護航、人文暖心築基五大維度協同發力,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永不竣工的重大工程”,以更高標準、更實舉措、更優服務厚植營商沃土,堅決打好打贏“宜商銀川”攻堅戰,持續激發經營主體創新活力。

  優化政策環境。&&“宜商銀川”若干措施、創新型企業梯次培育等系列優化營商環境政策,發布36條城市發展負面清單和100條城市發展機會清單,全面迭代升級“政企通”&&,工信部中小企業發展環境測評銀川市政策環境躋身全國五強。

  優化市場環境。縱深推進“十萬大學生留銀川專項行動”,累計吸引14萬名青年人才留銀就業創業。進出口貨物實現“一次申報、全域通關”,跨境物流時效提升30%以上。踐行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嚴格落實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打破市場准入壁壘。

  優化政務環境。發布2025年新一批30項“一件事”改革清單,創新推出康養産業等11項銀川市特色“一件事”,辦件量達15.9萬件,改革成效位居全國第一方陣。實施政府購買圖審服務、“豁免清單”、“E審智檢”等舉措,有效推動項目審批時限整體壓減20%以上。強化智能場景建設,依託人工智能技術打造“邊聊邊辦”智能客服助手,辦事效率提升80%。

 優化法治環境。開展“綜合查一次”,推廣“掃碼入企”,在全區率先印發涉企行政檢查“白名單”制度,將合規經營、社會責任履行突出的112家企業納入“白名單”名錄。推行“綜合查一次”,梳理92項聯合執法事項,最大限度降低檢查頻次。建立涉企糾紛速“裁速執”綠色通道,涉企案件平均審理周期壓縮至45天。

  優化人文環境。連續三年召開全市民營經濟大會,表彰優秀民營企業和優秀民營企業家,聘任首批銀川“親商大使”,辦好“銀川企業家日”系列活動。組織開展深化政銀合作、惠企政策發布等活動80余次,服務企業5000余家。創新建立“前置服務+後評價”閉環模式,對政務服務、融資支持等9大領域進行評價,打造“企業點單、部門接單、營商督單、群眾評單”的服務新模式,實現企業訴求快速響應、高效解決,累計化解訴求600余件。

【糾錯】 責任編輯:張潔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