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利通區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探索創新“五級五進”聯創工作法,打造各族群眾多維度、多領域交往交流交融的“一家親”互嵌式社區,讓社區各族群眾全方位感受利通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做實做細的豐碩成果。
黨建築基,構築共居網絡。利通區堅持黨建引領,構建“五級五進”縱向組織創建體系,健全“社區吹哨、部門報到”橫向聯動機制,縱橫交織,打造桃花苑、石榴籽驛站等社區鑄牢促融&&,編織社區各族居民和諧共居網絡。

新民社區創新推出“平安信號”空巢老人緊急響應機制、清寧河社區推出“親鄰學社”等關愛服務,大力營造社區各族群眾共居新氛圍,推動社區各族群眾“融在一起”。
精準服務,打造促融環境。利通區積極構建社區便民服務暖心模式,建立議事協調、法律服務、應急處置、紅色業委會、紅色物管會等群眾性自治組織上百個,協調解決房屋漏水、下水堵塞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000余件,整治社區環境頑疾200余件。

文萃社區打造“社區合夥人”模式,將善於維修的熱心黨員、居民,各具才能的社會組織,吸引加入“社區合夥人幫幫團”,聚焦群眾大事小情,解決群眾憂心事、煩心事100余件,化解矛盾糾紛20余起,切實完善社區各族群眾互助服務新機制,推動社區各族群眾“享在一起”。
創新賦能,激活共富動能。聚焦區域經濟活躍提升,利通區着力做活“村社共富直通車”,拓展農特産品展銷渠道。上橋社區深化村社結對共建,創新實施“居民下單、社區派單、農戶接單”模式,推動優質農産品從田間直達社區居民餐桌,既助農增收,又惠民利民,整合企業、社會組織等優勢資源,合力打造“5分鐘”社區便民服務圈,持續增強“互嵌式發展”動能,在共享發展成果中傳遞團結溫度,推動社區各族群眾“富在一起”。

多元參與,開展共樂活動。利通區深入開展各族居民交流、融洽感情的群眾性活動,拓寬多元主體參與渠道,豐富“社區鄰居節”活動內涵,持續開展鄰里百家宴、文化巡游、非遺體驗、社區“村晚”等特色促融活動。
開元社區立足優秀傳統文化,開展“重陽巧手工 鄰里聚溫情”重陽敬老,重溫“孝親敬老”傳統美德。材機社區組織“一碗煙火 滿堂鄰里”特色文藝表演,將遠親近鄰化為其樂融融的生活圖景,推動社區各族群眾“樂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