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來,寧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區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要求,以《大武口區文明素養提升行動重點任務清單》為綱領,統籌推進七大文明素養提升工程17項具體任務,通過“理論鑄魂、實踐賦能、文化浸潤、服務惠民”四維發力,推動公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法治觀念、科學素質、文化涵養全面提升,為城市文明建設注入強勁動能。
理論武裝鑄魂工程:讓黨的聲音直達民心
充分發揮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風向標”和“排頭兵”作用,全面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堅持集體學習、交流研討、專家輔導等相結合,提高學習的政治性、理論性、實效性。至今共計開展專題學習10次,其中專家輔導6次,交流研討5次。

“線上+線下”雙向宣講,打通理論傳播“最後一公里”。線上依託“幸福大武口”微信公眾號,開設“政策公開講”專欄,推送理論文章、政策解讀等內容100余篇,總閱讀量達3萬人次,實現政策宣傳“零距離”;線下構建“專家學者講理論、領導幹部講政策、基層骨幹講實踐”的宣講矩陣,開展對象化、分眾化、互動化宣講。
創新打造“融立方·理想青山”、工人街社區“微品社”“周五影院+政策微宣講”等基層理論宣講品牌,開展黨的創新理論、反詐防騙、愛國主義教育等主題活動430余場,覆蓋群眾1萬餘人次,讓理論宣講“冒熱氣、聚人氣、暖人心”。成功創建自治區級社會科學普及教育基地1家,打造自治區黨的創新理論“七進”示範點2家。
公民道德培育工程:崇德向善蔚然成風
深實公民道德建設工程,挖掘報送“身邊好人”線索20條,慰問道德模範30人,評選“文明家庭”“移風易俗模範戶”11戶,形成“選樹典型、學習典型、爭當典型”的濃厚氛圍。

以“建設好家庭、涵養好家教、傳承好家風”為主題,開展特色活動200余場,推動優良家風融入社會治理。創新“文明積分制”,將志願服務、遵守村規民約等行為納入積分管理,通過“愛心超市”兌換激勵,引導群眾主動踐行文明規範。
2025年獲評全國文明村2家,全國文明單位9家,全國文明校園1家,全國文明家庭3家,“中國好人榜”上榜1人,“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和“新時代好少年”各1人。
文明行為養成工程:細節之處見文明
深化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養犬等“七大行動”。
大武口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政策宣貫培訓會2場次,開展世界糧食日暨反食品浪費宣傳活動6場次,參與群眾近萬人,大力提倡“光盤行動”和“反對浪費崇尚節約”行動,主動向消費者提供“半份菜”“小份菜”,共同推動文明餐桌工作。

大武口交警大隊聚焦“源頭企業”“一老一小”“一盔一帶”“農村普法”等重點,開展“開學第一課”“安全生産月”等主題宣傳活動70余次,張貼海報200余張,發放資料7000余份,受教育群眾1.3萬餘人。通過案例講解、知識講座等形式,警示無證駕駛、酒駕醉駕等交通違法行為危害,築牢安全防線。
大武口區綜合執法局從宣傳、管理、服務等多方面入手,推送文明養犬法規及科學知識50余條,發放《文明養犬倡議書》700余份,牽引繩500余條,組織開展“文明養犬進社區”主題宣教活動37場次,覆蓋居民500餘人次;組建“城管+社區+物業+志願者”巡查隊伍,開展文明養犬巡查120余次,重點整治遛犬不拴繩、糞便不清理等行為,累計勸導不文明養犬行為170余起,抓捕流浪狗7隻,制止其他不文明養寵行為69次,勸導辦理犬證21人,讓文明養犬成為共識。
移風易俗深化工程:破陳規樹新風
構建“制度約束+文化浸潤+典型引領”三維治理體系,大武口區在12個村修訂村規民約,明確紅白事辦事標準。
在此基礎上,開展移風易俗主題宣傳月活動,組織巡講120余場、文藝巡演30余場,編排文藝作品20余個,發放倡議書5萬餘份。挖掘宣傳“零彩禮”新人、簡辦喪事典型25例,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

常態化推進農村高額彩禮專項治理,為5對“零彩禮”“低彩禮”家庭頒發婚俗改革光榮證書,為8對新人及雙方父母落實本市域內5年免費乘坐公共交通禮遇。
聯合多部門開展“抵制高額彩禮倡導文明婚俗”文藝演出、宣傳活動10余場次,錄製主題小視頻3個,推介先進典型7人,發放家庭禮遇明白卡200余份;聯動40余家商超飯店和景點落實新婚家庭禮遇政策。在隆惠村成功打造“家風家訓示範巷道”,通過“戶戶亮家訓、村村演家風讓優良家風可觀可感、代代相傳。
文化惠民浸潤工程:厚植文明土壤
聚焦思政課改革創新,大武口區探索完善學生研學互動實踐課程,如懷舊工業研學游、“徒步祭英烈”國防教育、尋訪課本中的明長城遺跡、非遺葫蘆烙畫等,為大中小學生的思政、研學及勞動實踐活動提供堅實的基礎。今年以來,吸引區內外7000余名師生在大武口開展研學參觀、實踐教學活動。

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優化新時代文明實踐“趕大集+趕小集”項目,舉辦“金蛇獻瑞迎新春”秧歌社火拜年、“賞花燈猜燈謎鬧元宵”國風游園會、“情暖七夕節傳承好家風”集體婚禮、“學雷鋒文明實踐我行動”等特色活動100余場,吸引群眾15萬人次參與。送戲下鄉、農村公益電影放映覆蓋所有村社,讓文化服務惠及更多基層群眾;打造“周末大講堂”“紅色劇本殺”等特色項目,開展未成年人文明實踐活動50余次,助力未成年人提升文明素養、傳承紅色基因。
志願服務提質工程:精準服務暖民心
聚焦新就業群體、鄉村振興等領域,今年以來,大武口區累計開展志願服務活動700余場次,服務群眾3萬餘人次。
統籌慈善資源,今年大武口區籌措45萬元專項資金,精心策劃實施“志願+慈善”公益創投項目,涵蓋新就業群體關愛、為老服務等六大領域11個公益項目,讓各類社會組織、廣大志願者的幸福感、獲得感更加可感可及。

積極推進工人街社區、東勝社區“專業社工+志願服務”融合試點建設。組織58支志願服務組織參加石嘴山市第五屆志願服務大賽,30個項目進入決賽,獲獎項目佔全市50%,7個志願服務項目代表參加區賽。勝利社區關愛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子女假期志願服務等兩個項目分別榮獲石嘴山市“蘭花芬芳巾幗紅”巾幗志願服務項目大賽二等獎、三等獎,彰顯志願服務“大武口力量”。
未成年人護航工程:培育時代新人
今年以來,大武口區多部門聯合,定期對校園周邊進行排查整治,不斷鞏固和提升校園安全工作水平。

廣泛開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傳承紅色基因”等主題活動100余場。加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建設校園心理輔導室25個,高標準推進家長學校(家庭教育區域聯合體)建設,輻射帶動全區多個社區(村)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點建設。
據介紹,今年至今共開展家庭教育講座、親子互動、親子研學等系列活動300余場,受益家長與兒童超1萬人次,打造300人的專業師資團隊,讓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既有廣度又有深度。(張文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