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銀川10月23日電(記者 任瑋)寧夏銀川市的“十四五”,是一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奮進史,更是一幅民生有溫度、發展有質感、文化有自信的生動畫卷。在這裡,企業因城市沃土而枝繁葉茂,城市因企業成長而活力迸發;政策精準滴灌讓民生幸福可感可觸,文化浸潤滋養讓城市品格熠熠生輝。在這裡,每個奮鬥者都在書寫着時代答卷,每處綻放的“繁花”都在見證着這片沃土的深厚滋養。

五年來,銀川取得了經濟總量進位、創新發展突破、産業結構優化、民生持續改善、社會大局穩定等開創性的進展、突破性的變革、歷史性的成就。目前,銀川市經濟總量即將邁上3000億元&階,增速領跑西北,首府首位度鞏固提升,全市地區生産總值從2020年2056.15億元增長到2024年2939.53億元。人均地區生産總值突破10萬元大關,固定資産投資突破千億元大關,一般公共預算突破200億元大關,省會(首府)城市GDP首位度達53.4%,位居全國第一。

近年來,銀川聚焦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建成10余個特色街區、10余個夜市,以及閱彩城、新華商圈、悠閱城智慧商圈&&,為市民游客提供豐富的消費選擇。5000余場商圈促銷等活動輪番上演,汽車、家電等消費券持續發放,帶動重點消費與數字消費、綠色消費等新型消費快速發展,不斷激發消費市場活力。

“十四五”前四年,銀川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為788.69億元、791.62億元、806.46億元、856.4億元,佔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分別為59.1%、59.1%、59.5%、60.2%。如今,銀川市獲評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範城市、第一批全國零售業創新提升試點城市等,消費作為經濟“主引擎”、民生“晴雨表”的作用愈發凸顯。
“十四五”規劃實施以來,銀川市始終圍繞“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目標,全力推動農林牧漁業轉型升級,農村發展活力不斷釋放,農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産值實現跨越增長,從2020年的156.97億元增至2024年的211.71億元,年均增長率穩定在7.77%。産業發展的紅利切實惠及廣大農民,2020年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6428.4元,2024年增至22299元,年均增長率達7.9%。如今,農村住房條件改善、交通出行便捷、公共服務完善,越來越多農民過上了幸福生活。

“十四五”時期,銀川市以文化惠民工程為抓手,持續將優質文化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全市已打造各類特色文化活動陣地,年均開展惠民演出、研學體驗等活動超千場,讓市民在親身參與中感受文化溫度,不斷提升文化獲得感、幸福感。
文化惠民的深入推進也為文化産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近年來,銀川市推動一批特色鮮明的文化産業項目落地生根,擁有國家級文化産業示範基地4個、自治區級文化産業示範基地27個、示範園區2個、文化旅游創意産品基地6個。截至目前,全市文化企業數量增至3851家,從業人數達12256人,文化産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穩步提升。
另外,銀川市已形成多元發展、特色突出的文化産業格局。以文化旅游、影視動漫、文博會展為主導,演藝娛樂、工藝美術、印刷出版等産業協同發展,既延續了非遺技藝等傳統文化脈絡,又培育了沉浸式演藝等新興業態。如今的銀川,不僅是群眾共享文化成果的幸福家園,更是文化産業高質量發展的活力熱土,在文化賦能城市發展的道路上穩步前行。(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