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11時,隨着唐徠渠唐正閘閘門緩緩開啟,黃河水奔涌而入灌區渠道,2025年寧夏引黃灌區冬灌正式拉開帷幕。作為全年農業生産的“收官之戰”,此次冬灌不僅是保障來年糧食安全的關鍵舉措,更將通過儲水保墑、改善土壤質地、減少病蟲害,為灌區農業生産夯實基礎。
為確保冬灌高效推進,自治區水利廳前期統籌部署,召開冬灌工作座談會,通報水情形勢與灌區工程管理進展,聽取各水管單位灌前準備匯報。針對冬灌需求,各水利部門搶抓停水“黃金施工期”,對渠道、泵站、閘門等核心水利設施開展全面檢修養護與清淤作業,同步調試運行設備、排查安全隱患,確保水利設施以最佳狀態投入冬灌。
據悉,2025年寧夏引黃灌區冬灌計劃引水10.5億立方米,灌溉面積為500多萬畝,預計37天。工作將嚴格遵循“科學調度、精準施策”原則,優化水資源配置,提升調度效率,保障水量合理分配。根據規劃,鹽環定、紅寺堡、固海三大揚水工程將分別於10月26日、10月30日和11月1日開機上水;沙坡頭南北幹渠計劃10月31日引水,青銅峽河東各幹渠計劃11月1日引水,形成錯峰有序的冬灌格局。
目前,寧夏水利調度中心正進一步優化冬灌調度方案,將根據實時水情與用水需求下達調度指令,通過動態調整實現精準供水,全力保障此次冬灌工作順利完成。冬灌前期主要向沙湖、典農河生態補水,重點保障葡萄、枸杞等經果林的用水,後期以白皮地灌溉為主。自治區水利調度中心水量調度科科長辛黎東告訴記者,冬灌期間渠道水位高、流量大,請廣大群眾務必遠離渠道,杜絕涉水危險行為。 (記者 裴云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