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寒意濃 醫生提醒謹防“情緒感冒”-新華網

深秋寒意濃 醫生提醒謹防“情緒感冒”

2025-10-16 16:28:58
來源:新華網

  “最近總覺得沒精神”“看到落葉也會難過”……深秋時節,不少人發現自己的情緒隨氣溫驟降而容易低落。醫生提醒,秋季情緒波動需科學區分,短暫的“悲秋”屬正常身心反應,但若症狀持續數日且影響生活,需關注心理疾病的早期預警信號,及時進行干預。

  “深秋草木枯黃、光照減少,易讓人情緒輕微低落、精力略減,偶有不適。這類反應通常會隨着天氣轉晴、適當運動而得到緩解,無需過度擔憂。”寧夏回族自治區寧安醫院院長、主任醫師徐學兵説。

  當情緒問題持續數日,且在認知、行為、生理等多方面出現異常,需引起重視。比如,持續悲傷想哭、對愛好失去興趣,或因小事易怒、莫名恐慌;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頻繁自責後悔、對未來悲觀;行動遲緩、不願社交,甚至忽視個人衞生;出現失眠早醒或嗜睡、食欲體重驟變,或莫名頭痛背痛卻查不出病因,這都屬於心理疾病的早期預警信號。

  醫生建議,及時為自己調配一份“心理營養餐”。首先要激活身體,每天上午10點前或下午3點後,到戶外接受至少30分鐘的日光照射,以及每週進行3至5次、每次30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如快走、瑜伽等;其次是保持規律作息和均衡飲食,睡前遠離電子産品,多攝入牛奶、堅果等富含色氨酸的食物。

  “嘗試主動與家人朋友&&,哪怕是一次視頻聊天;也可培養閱讀、烹飪等室內愛好,提升成就感;通過正念呼吸、冥想,逐漸減輕焦慮。”徐學兵説,若自我調節後情緒問題仍無改善,千萬別硬扛,應主動尋求心理諮詢師或精神科醫生的幫助,或撥打心理援助熱線,好好關愛自己,平穩度過情緒低潮。(記者 鄒欣媛)

【糾錯】 責任編輯:紀桂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