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千里同“風”起——寧夏黨政代表團赴閩考察側記-新華網

山海千里同“風”起——寧夏黨政代表團赴閩考察側記

2025-10-13 16:36:58
來源:寧夏日報

  閩江兩岸,東海之濱,活力奔涌,現代化建設的蓬勃脈動升騰無限精彩。

  又一次,跨越山海,“閩”和“寧”溫馨同框。

  10月10日至11日,自治區黨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李邑飛,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張雨浦帶領寧夏黨政代表團到福建省學習考察,出席閩寧協作第二十九次聯席會議,開啟山海協作新征程。

  29年,“寧”往“福”來、從未間斷,兩省區黨委、政府沿着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共同富裕之路堅定前行,山海相依的“同心結”越係越緊,山海共鳴的“協奏曲”越唱越響,東西部協作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一)

  10日,天剛擦亮,從黃河之畔登上“白鷺”啟航,3個小時之後便抵達廈門市。

  作為高顏值生態花園之城,廈門的美只需一眼便直達心底——行走在筼筜湖畔,目之所及,白鷺翩飛、樹樹繁花。

  考察首日首站,代表團緣何將目光“鎖定”這裡?走進筼筜故事館,我們找到了答案。

  “筼筜湖蝶變,是生態樣板,也是一扇窗口。透過這扇窗,可以窺見廈門綠色發展的生態自覺,能夠溯源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發端。”

  館內一幅幅照片、一段段視頻,將筼筜湖的景象拉回到20世紀70年代。曾經,這片浩渺的水域因快速城市化,水體黑臭、魚蝦絕跡、垃圾遍地,市民掩鼻而過、避之不及……

  1988年3月,時任廈門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的習近平同志創造性提出“依法治湖、截污處理、清淤築岸、搞活水體、美化環境”的“20字方針”,拉開了筼筜湖綜合治理的序幕。從初探“河湖長制”到“河湖長治”的成熟,“20字方針”在實踐中光芒璀璨,經過30餘年的精心治理修復,如今的筼筜湖已經成為廈門高顏值的一張金色名片。

  筼筜湖治理是廈門生態文明建設蕩開的第一朵漣漪。

  習近平同志對亂砍濫伐亂採現象治理的部署,對自然資源保護的要求,對環境保護與建設發展關係的闡述,對邊遠山村生態富民的指導等,都為廈門率先邁向綠色發展道路指明了方向。從筼筜湖1.6平方公里的生態資源到廈門1700平方公里的山海協同,人海共生的生態系統保護治理大格局縱貫全域,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下,綠色篇章的傳承弘揚生生不息、步步生花。

  綠色發展的春風,從鷺島騰起,吹遍了祖國大地,也吹向了千里之外的塞上江南。對於寧夏而言,筼筜湖的生態治理經驗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

  2020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寧考察,賦予寧夏“努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重大使命。處理好保護和發展的關係,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寧夏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謀劃和推進美麗寧夏建設,綠色發展鋪就的壯闊底色,讓塞上大地秀美風姿愈勝、綠産綠能更加澎湃。

  “廈門筼筜湖的生態治理經驗是生態修復的‘活教材’。這一池碧水折射出的發展理念之變,為我們實現城市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提供了最好的實踐範例。”

  “保護生態就是保護生産力、改善生態就是發展生産力。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幹,我們最終一定能夠實現黃河長久安瀾、更好造福人民。”

  代表團成員一致&&,將牢記囑託、接續奮鬥,汲取經驗、聯合共治,不斷鞏固綠水青山優勢,在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中奮勇爭先。

  (二)

  細數此次學習考察點,企業佔了大多數:見福連鎖、廈門航空、海辰儲能、盼盼食品、特步、鴻星爾克、華峰華錦、百威雪津啤酒、福建省大數據集團……每一個都是響噹噹的知名企業,每一個都契合寧夏發展需要,每一個都與寧夏“越來越親”。

  這樣的行程安排別有深意!29年來,閩寧協作內涵持續深化、領域不斷擴寬,從制度設計的完善緻密到項目、政策、措施的應勢調整、務實可靠,從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到消費幫扶系統性提升、勞務協作機制化運行,從産業協作全方位深化到科技協作多領域突破、醫教協作深層次拓展,閩寧協作一步一個腳印向全、向深、向細、向實邁進。

  尤以當前,寧夏經濟呈現“穩、進、好”態勢,産業升級正處“爬坡過坎”關鍵階段,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擴大開放、招商引資,引進新變量、培育新動能、塑造新優勢!

  福建,是經濟大省、改革開放先行省份,實體根基牢、産業基礎實、高質量發展優勢明顯。

  閩和寧,在現代化建設大潮中,擁有無限合作可能。

  海辰儲能僅用6年便躋身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第二;華峰華錦深耕鞋服領域高品質綠色纖維自主研發,快速成長為國家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單位;盼盼食品不斷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迭代延鏈,從一家小食品廠成長為在全國擁有17個大型現代化生産基地的民營企業;百威雪津啤酒以智能轉型帶動千億産業鏈,開創性地打造“工業+文旅”發展模式,成為行業智造與可持續雙標杆……行走在八閩大地,代表團成員沉浸式參觀福建“敢為天下先”拼出的一個個大項目、先進産業和“金娃娃”企業。

  “奇蹟都是拼出來、幹出來的。要學習福建爭先進位的氣魄,向下扎根、向上結果,在深化科技和産業創新上求突破,努力實現更多高質量的跨越發展。”代表團成員紛紛&&。

  福建,進來便是驚喜,走近更為親切。寧夏元素,“融”在點滴、“長”在處處。

  在廈門航空“學習館”顯著位置,廈航集團寧夏航線網絡圖密密麻麻,作為閩寧協作的“空中橋梁”,廈航不僅打通了寧夏至主要經濟圈的空中通道,還接續承運寧夏鄉村勞動力赴閩就業、直播推廣“寧夏好貨”、聯手寧夏枸杞企業跨界融合打造枸杞生態基地;在寧夏人張利創辦的見福連鎖管理有限公司,設立寧夏商品專櫃、成立閩寧特色商品館,線上商城開設閩寧合作商品專區助力寧夏優質農特産品“走出去”;在福建省大數據集團,數字經濟早已把閩寧協作推進到3.0階段,星漢智造産線、數據要素運營中心、數字寧夏研究院等一批重點合作項目,正為閩數寧備、閩數寧算、寧算入閩續寫新的篇章……

  考察點中,不乏“老面孔”,字字句句都是務實合作的拳拳之心。鴻星爾克集團高度評價寧夏的營商環境和發展潛力;寧夏是海辰儲能目標市場之一,已落地多個儲能電站項目,還將積極參與並支撐寧夏AI算力、風光大基地等場景儲能應用,推動新能源産業生態在寧夏本地化布局;隨着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實施,寧夏作為中阿經貿合作的重要窗口,將寧夏打造成為廈航—中亞、阿拉伯國家樞紐有着更多可能;盼盼食品已與鹽池縣開展合作,研發了新型凍幹蕎麥麵速食産品,接下來將會持續關注寧夏的各類健康食品,尋找更多合作機會;特步集團看好寧夏體育消費潛力與賽事經濟熱度,正積極探尋合作空間;見福連鎖管理公司計劃在寧夏建設現代化保鮮工廠,助力優質寧夏産品走向更加寬廣的市場……

  看福建、想寧夏、謀合作,當前閩寧兩省區之間的協作,已經從傳統産業轉移逐步升級到産業鏈共建、創新鏈互動、價值鏈共享,從産業實體招引逐步過渡到“實體+要素”招引並重。代表團成員&&,將用好學習考察成果,推進合作質量向更高水平進階。

  (三)

  明年是“十五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閩寧協作30周年,閩寧協作“升級版”、東西部協作新典範,如何攜手共繪?

  閩寧協作第二十九次聯席會議上,兩省區簽訂會議紀要,明志雙向共赴,攜手持續推出一批優質産業、品牌項目、示範工程,在深化産業協作、強化人才賦能、促進廣泛交往、實現深度交融、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增進民生福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各方面進一步探索共贏路徑、凝聚奮進合力。

  “閩寧協作年年都有新成果、一年一個新&階,根本在於習近平總書記的掌舵領航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取經歸來’,我們將全面系統總結閩寧協作模式、機制、成效等方面的寶貴經驗,為東西部協作貢獻閩寧智慧。”

  “29年來,我們與福建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産業格局,構成了無法割斷的堅韌紐帶,兩省區之間也從初期的‘示範之為’邁向‘深度嵌合’。福建科技創新實力強,我們將深化紡織、服裝、鞋帽、電子信息、新型材料等領域合作,合力開闢先進算力、人工智能等新賽道,共同建設更具競爭力的現代化産業體系。”

  “從山與海的守望相助到心靈共鳴更深入,福建拿出一項項兼具精細與普惠的幫扶政策幫助寧夏真正扎根向上,寧夏人民收穫了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思路理念、經驗舉措,也收穫了真金白銀、真心實意的美好。”

  ……

  賀蘭莽莽,閩水泱泱;山水萬程,步履不停。

  “閩寧故事”,註定是一部書寫不完的傳奇。(記者 馬曉芳 陳 瑤)

【糾錯】 責任編輯:紀桂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