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銀川10月10日電(記者楊穩璽)記者從10日召開的相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在剛剛過去的9月——寧夏回族自治區第42個民族團結進步月裏,寧夏以“牢記囑託擔使命、加快建設示範區”為主題,部署開展了“共同”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石榴花開籽籽同心”主題宣傳、“慶佳節、增共識、促交融”等10項活動,營造了濃厚的社會氛圍。
一是大力開展“共同”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寧夏各地以秋季開學為契機,把民族團結重要論述融入到大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中,納入“開學第一課”、主題班會、主題團日(隊日),通過開展“行走的思政課”、舉辦主題徵文等,不斷激發廣大青少年愛國熱情,讓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根植學生心靈深處。今年九三閱兵直播,寧夏大中小學師生等通過線上、線下方式收聽收看活動;銀川市各級各類學校以“傳承紅色基因、矢志科技報國”為主題,通過邀請老兵開展紅色宣講、歷史情景劇、青春誓言等活動,激勵廣大學生樹立報國志向。石嘴山市舉辦全市教育系統黨組織書記、校長素質能力提升班,進一步提升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鹽池縣組織6000多名師生開展“弘揚抗戰精神、強國復興有我”研學實踐活動;紅寺堡區羅山中學組織1400余名師生開展“行走的思政課”軍訓拉練活動;隆德縣中學教育集團組織1700余名師生開展“重走長征路、砥礪強國志”主題軍訓拉練活動等。
二是舉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微視頻展播。寧夏積極探索宣傳方式,自治區民委會同教育廳、寧夏廣播電視台開展微視頻、微宣講徵集展播,經過各地各部門踴躍推薦,寧夏共徵集了“兩微”作品303個,其中,自治區人大《法制護航紅石榴、同心擎畫塞上景》、寧夏大學《各民族共創中華——五個共同的中華民族歷史觀》等30多個優秀作品陸續在寧夏廣播電視台視頻號、寧夏民族宗教微信公眾號等&&展播,用豐富多樣的形式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寧夏故事、講好寧夏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故事,受到廣泛關注。
三是廣泛舉辦“慶佳節、增共識、促交融”活動。9月,寧夏各地結合實際圍繞“慶國慶、迎中秋”等主題開展各類群眾性活動3000余場次。各族群眾“共吃一桌飯、共賞一台戲、共看一場賽”成為民族團結的生動寫照,大家在煙火氣裏、拉家常中增加了友誼,增進了感情。銀川市先後舉辦了“民族團結聚民心 文藝匯演頌和諧”“文化體驗日”等活動300余場次,讓各族群眾在活動中體驗“中華民族一家親”。吳忠市連續20年開展“社區鄰居節”聯誼活動,各族群眾一起包粽子、炸馓子、做月餅,就像家人一樣團聚,共話美好生活。固原市舉辦全國農民籃球賽,內蒙古、安徽、福建等8個省區參賽,吸引全國各地群眾觀看比賽。中寧縣舉辦豐收節、“共融集市”,海原縣組織“村BA”、民謠音樂會等活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