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角催徵、鼓樂齊鳴,觀眾穿越時空,置身古時戰場;百兵列陣、鏗鏘威武,生動重現歷史場景。蒙恬、郭守敬、趙良棟等歷史名人騎駿馬、征戰場,傳奇事跡在現代光影的聚焦下,原本塵封的歷史此刻躍然興慶鼓樓,鮮活且具象。
9月29日晚,寧夏銀川市興慶區玉皇閣—鼓樓燈火璀璨,“開城門 迎嘉賓”2025年興慶區“慶國慶迎中秋”雙節文旅促消費系列活動在此璀璨啟幕。本次活動在去年成功點亮鼓樓-玉皇閣這一標誌性古建築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歷史文化地標與旅游展示功能,助力鼓樓——玉皇閣歷史文化街區煥發生機。
“賀蘭山”“西夏陵”“鳳凰”“鳳凰碑”“玉皇閣”……當這一串串詞語在1500架無人機的重構下,璀璨且流動的形象仰望可觀,萬千群眾的手機與無人機相互“表白”,將滿滿的愛意留存心間。活動當晚,“盛世華誕・夢回興慶”沉浸式演繹與“天幕為卷 漢印千年”無人機煙花秀同步上演,為市民游客獻上一場兼具文化深度與視覺衝擊的文旅盛宴,成功點燃雙節消費熱情。
“無人機表演非常亮眼,每一句話都富有情懷,每一個形象清晰且逼真。平時不覺得,在國慶、中秋節之際,當‘興慶如畫 誠邀天下’的字樣出現在上空時,內心激動且自豪。”來自興慶區的市民方磊説。
“盛世華誕・夢回興慶”沉浸式實景演出還在升溫。“紅色初心”“砥礪前行”環節,李大釗、錢學森、袁隆平等“國之脊梁”的形象逐一浮現,他們的自白與畫外音交織,深情講述奮鬥故事,帶領觀眾回眸新中國崢嶸歲月,不少人眼中滿是崇敬與感動。隨後,合唱《如願》溫情響起,動人的旋律與真摯的情感感染全場,將現場氛圍推向又一高潮。古服巡城環節,觀眾從“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深度融入歷史情境。聲光電技術的巧妙運用進一步增添沉浸感,玉皇閣前“時空之門”特效流轉,最終以“仰望天空”場景收尾,營造出 “仰望歷史、引領未來”的深遠氛圍,引發觀眾無限共鳴。
據悉,“盛世華誕 夢回興慶”沉浸式演繹將從10月1日持續至10月3日,為市民游客提供多場次深度體驗機會;10月1日至10月7日無人機煙花秀,將完整傳遞寧夏地域、文化、情感內核;10月4日至7日,“金秋攬月樂興慶”活動將喜慶接棒,繼續為大家獻上豐富的文化盛宴,讓雙節文旅熱度持續升溫。
此次活動不僅展示了低空經濟等新興技術在文旅領域的創新應用前景,為興慶文旅探索“文化+科技+旅游”融合發展模式奠定了堅實基礎,更是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持續推動文化遺産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生動實踐,為興慶區加快建設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注入了強勁動能。
近年來,興慶區錨定“文化賦能、旅游提質、消費升級”的核心方向,不斷探索文商旅融合新路徑。作為寧夏唯一被劃定的歷史文化街區,鼓樓—玉皇閣片區承載着銀川老城的記憶與紅色基因,中共寧夏特別支部曾在此誕生,鼓樓更成為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對此,興慶區深挖歷史地標的內涵,通過沉浸式演繹、聲光電技術等手段,讓沉睡的歷史“活”起來,讓游客更直觀地感受歷史文化魅力,還積極聯動砂之船(銀川)奧萊、新華商圈等商業載體,將國潮元素、本土文化融入消費場景,打造“購物即體驗”的新型消費空間,提升消費品質與吸引力。同時,興慶區還在不斷拓展文旅邊界,推出鳴翠湖生態游、銀川艦軍事體驗游等多元文旅産品,並結合“一帶一軸五巷”的片區規劃與特色街巷打造,推動文旅體驗從“單點打卡”走向“全域沉浸”。未來,興慶區將繼續以文旅為紐帶激活了區域消費潛力,為城市發展注入了持久的文化動能與經濟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