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銀川9月24日電(記者鄒欣媛、吳天麟)近日,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成功實施幹細胞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IPF)患者,為疑難疾病的治療帶來了新的希望。這一創新嘗試,標誌着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在間質性肺疾病領域邁出了重要創新步伐。
62歲的患者高先生既往無明顯基礎疾病,5年前因呼吸困難被確診為特發性肺纖維化,長期治療效果欠佳,病情逐步加重,多次入住當地ICU,活動耐量明顯下降。
1個月前,高先生因呼吸急促、嚴重呼吸衰竭再次入住ICU,雖接受激素、丙種球蛋白等多種衝擊治療,病情依舊未能改善,生命岌岌可危。患者及家屬欲轉診至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監護室,找到陳娟副院長及其團隊。經評估,高先生已屬雙肺間質纖維化終末期,肺功能嚴重喪失,肺移植或為最後選擇。但轉診風險極高且費用巨大,家屬無力承擔。面對困境,呼吸內科團隊沒有放棄,重新評估病情,迅速決定嘗試幹細胞治療,並積極與中科院以及在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開展註冊臨床研究的研發企業&&,獲取臨床准入幹細胞來源。經過積極緊張的前期準備,幹細胞順利輸注後,高先生的病情逐漸改善。兩周內,他由臥床依賴無創呼吸機支持,到可以在家中使用5L制氧機下床活動,呼吸衰竭明顯緩解,生活質量顯著提高。
特發性肺纖維化是一種進展快、預後差的間質性肺疾病,被稱為“沉默的殺手”。現有藥物往往只能延緩病程,難以有效逆轉。長期以來,臨床缺乏理想的治療手段。幹細胞治療作為近年來的前沿療法,能夠修復受損肺組織、改善肺功能,為IPF患者提供了新的選擇。本次治療的成功實施,是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在疑難危重疾病治療探索中的重要突破,標誌着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在學科建設上邁出了堅實一步。
隨着臨床經驗的積累和進一步推廣,幹細胞治療有望成為間質性肺疾病新的治療選擇,造福更多患者。陳娟&&:“醫學需要不斷前行,治療方法的創新就是我們持續超越的動力。未來,我們將繼續探索,為更多患者帶來希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