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利通區科普進校園系列活動在利通區第七小學北校區拉開帷幕,當日的活動涵蓋弘揚科學家精神講座、趣味科學實驗、科普展具體驗和機器狗展示四大板塊,為全校1000余名師生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科學之旅。
“同學們,這位慈祥的爺爺就是我國著名的中國地質力學的創立者李四光。”在弘揚科學家精神講座環節,講解員通過講述科學家們的傳奇故事和偉大成就,生動詮釋了科學家精神的內涵,激發了同學們對科學探索的無限熱情和對科學家們的崇高敬意。末尾還設置了“科學小知識”板塊,讓孩子們明白科學並非遙不可及,而是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科學實驗現場的同學們情緒高漲,成了活動的焦點。“大家注意看,我現在要把這團火放在手上!”隨着實驗老師話音落下,一團藍色火焰在老師掌心跳躍。“老師,你不燙嗎?”孩子們驚嘆不已。“這是因為燃料燃燒時産生的熱量被水分吸收,加上燃燒速度快,所以手掌不會受傷。”實驗老師一邊操作,一邊解釋其中的科學原理。隨後,“粉碎玫瑰花”“液氮大炮”“馬德堡半球”“騰雲駕霧”等9個趣味實驗接連上演,同學們不僅驚呼連連,還親自上&體驗,沉浸在液氮營造的夢幻“仙境”中,在歡樂中播下了科學的種子。
機器狗展示區域同樣人氣爆棚。講解員操控機器狗演繹舞蹈、握手、跳躍、伸懶腰等一系列靈活多變的動作,機器狗憨態可掬的模樣逗得師生們開懷大笑。講解員還向孩子們介紹了機器狗的工作原理:“它身上裝有多個傳感器和電機,就像我們的眼睛和肌肉一樣,能感知周圍環境並做出動作。”不少孩子圍在機器狗身邊,仔細觀察它的關節和傳感器,眼神裏滿是對科技的嚮往。
在科普展具體驗區,孩子們爭先恐後地動手操作,透過互動直觀感受到科學原理的奇妙。抽象的知識在觸摸、體驗中變得生動有趣,科學學習也因此變得輕鬆。
此次科普進校園活動為利通區第七小學的師生們打開了一扇通往科學世界的大門,讓孩子們在親身體驗中感受到了科學的魅力和樂趣。科普進校園是利通區提升青少年科學素養的重要舉措,下一步,利通區科協將利用全國科普月的契機,把科學的火種播撒到更多校園,讓科學不再是課本上的公式和定理,而是觸手可及、樂趣無窮的探索旅程,為青少年科學素質的全面提升注入新動能。(郭雨芃 范家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