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通區:“理”通凝心大講堂直擊群眾心坎-新華網

利通區:“理”通凝心大講堂直擊群眾心坎

2025-09-22 09:53:57
來源:利通區委宣傳部

  近年來,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利通區牢固樹立大宣傳工作理念,以抓好基層宣講工作為重點,堅持創新打造“理”通凝心大講堂宣講品牌,遵循“月月下基層”和“一月一主題”原則,深入偏遠村落、田間地頭、農家院落,通過“政策理論+案例警示+文藝展演+榜樣示範”多樣化形式,將黨的創新理論、惠民政策、法律法規及實用技術等送到群眾家門口,切實打通了理論宣講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

  聚焦主題,讓理論宣講“有魂”

  “理”通凝心大講堂以“一月一主題”為鮮明特色,精準錨定核心主題,讓理論宣講富有靈魂,引領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在思想的海洋中找準方向,凝聚強大精神力量。

  送核心理論,築牢思想根基。精心設置黨的二十大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生態文明建設等主題,組織領導幹部充分發揮“頭雁效應”,常態化深入分管領域、包抓鄉鎮以及村(社區)開展理論宣講,為廣大群眾送去核心理論,切實築牢廣大群眾的思想根基。

  送寶貴經驗,激發奮進力量。圍繞利通區“十場硬仗”重點任務,積極開展“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等主題宣講,深入一線宣傳宣講全區産業發展、鄉村振興、民族團結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與積累的寶貴經驗送到群眾身邊,營造出良好的輿論氛圍,極大地激發了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幹事創業的積極性,使理論宣講成為推動地方發展的強勁動力。

  送服務政策,回應群眾關切。堅持將理論宣講與服務群眾、解決困難相結合,圍繞群眾關心關注的教育、醫療、養老、就業等問題,推出“點單式”宣講模式,滿足群眾差異化需求,用心用情用力回應群眾的急難愁盼。例如,在扁擔溝鎮同利村開展“抵制高額彩禮 倡導文明新風”活動中,創新採用“案例警示+文藝展演+榜樣示範”的形式開展宣講,吸引眾多群眾參與,有效推動了文明新風的傳播,讓理論宣講真正走進群眾心坎裏。

  豐富載體,讓理論宣講“有感”

  針對偏遠村落交通不便、信息相對閉塞、群眾生産生活節奏獨特的實際情況,近年利通區通過“月月下基層”構建起精準化宣講體系,讓理論春風真正吹進深山、融入農舍。

  整合基層陣地,讓宣講“沾泥土”。依託田間地頭、廊庭架下、小廣場等村民日常聚集點,組建由村幹部、鄉土專家、致富能手等人員組成的 “挎包宣講隊”“葡萄藤下話彩禮”等基層宣講隊伍,打造 “移動式宣講站”—— 農忙時跟着村民的鋤頭走,把政策解讀嵌入歇晌的樹蔭下;農閒時圍着篝火坐,用拉家常的方式拆解理論要點。打破“講堂即教室”的固有模式,讓宣講走出封閉空間,將理論宣講內容自然融入群眾生産生活。

  拓寬線上&&,讓宣講“聚人氣”。以“理”通凝心大講堂為牽引,發揮“金花之聲”網絡微宣講品牌作用,通過“多彩利通”微信公眾號、視頻號等&&,聚焦“十場硬仗”、民族團結、移風易俗等內容,製作發布微視頻、微動漫、H5等形式多樣的宣講作品30餘部,讓理論宣講由“一時一地”拓展為“隨時隨地”,讓黨的創新理論和各項政策真正走進千家萬戶、融入群眾生活,實現 “線上線下”雙覆蓋。

  創新話語表達,讓宣講“冒熱氣”。摒棄以往娓娓道來的單一宣講模式,創新採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把抽象理論轉化為“莊稼漢聽得懂的土話”,發揮“新風尚文明踐行團”“秦風藝術團”等基層文藝團隊力量,將政策要點融入表演,創編《擁抱新時代》《民族團結開富花》等文藝作品50餘部,把理論要點編進唱詞、演進劇情,讓村民在看表演的同時潛移默化受教育,使理論既“富”在內涵,更“沉”到民心。

  建強隊伍,讓理論宣講“有人”

  圍繞專業化建設目標,利通區通過多元組建、精準培育、規範管理,着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理論精湛、群眾認可的高素質宣講隊伍。

  組建多元宣講隊伍。緊扣理論傳播定位,堅持“廣泛動員、擇優錄取”原則,從全區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等領域,重點選拔政治素質高、理論功底紮實、表達能力強的人員,組建涵蓋領導幹部、專家學者、先進典型、文藝骨幹等不同層次的理論宣講隊伍。截至目前,利通區已經組建區級理論宣講團10支,鄉鎮、村(社區)級理論宣講隊20余支,宣講員總數達300餘人,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專業化宣講覆蓋網絡。

  強化隊伍素質提升。聚焦基層理論宣講需求,建立健全 “需求導向—專題培訓—實戰鍛煉” 的閉環培育機制。定期邀請黨校理論專家、區級優秀宣講員及相關領域骨幹,通過專題理論深度講解、典型案例精細剖析、現場模擬實戰宣講等專業化培訓方式,幫助宣講員精準提升政治素養、深化理論儲備、優化宣講技巧。同時,常態化組織理論宣講大賽、跨區域交流學習等活動,為宣講員搭建實戰化專業能力提升&&,全面提升隊伍的整體專業水平。

  健全完善機制保障。通過強化頂層設計,利通區將理論宣講納入全區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要點,健全完善基層理論宣講制度,研究制定《利通區基層理論宣講人員管理辦法》,構建起“管理—激勵—服務”三位一體的全鏈條保障體系。將宣講骨幹納入宣講工作全周期管理,建立動態更新的宣講人員信息庫,通過管理標準化、激勵多元化、服務精細化的有機融合,讓基層理論宣講既有制度保障的“硬度”,又有服務支撐的“溫度”。

【糾錯】 責任編輯:紀桂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