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灣濕地:昔日荒蕪灘塗 今朝生態綠洲-新華網

天河灣濕地:昔日荒蕪灘塗 今朝生態綠洲

2025-09-19 10:49:00
來源:石嘴山市委宣傳部

  大河之濱,百鳥翔集。近年來,隨着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平羅縣科學系統推進天河灣濕地生態修復治理,昔日荒蕪的灘塗變成候鳥翩躚、水草豐美的生態綠洲。

  天河灣位於黃河平羅段西岸,這片沿黃河呈帶狀分佈的濕地長16.1公里,資源管護總面積5.8萬畝。2019年12月通過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驗收,成為國家級濕地公園。

  在過去的5年多時間,平羅縣紮實履行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使命擔當,依託“三北”工程林草濕荒一體化治理、生態自凈能力提升項目、森林撫育及黃河灘區治理等系統性工程,着力實施灘區治理、河岸修復、水系連通、生態景觀建設等一系列舉措,使黃河沿岸生態功能不斷修復,環境質量持續提升。

  據相關資料顯示,最近6年間,天河灣國家級濕地公園區域累計完成水系連通1279畝,退耕還濕1.88萬畝,恢復陸生植物114畝、水生植物315畝,實施撫育管護1176畝,有效推動濕地生態系統恢復良性循環。

  與此同時,區域內累計完成造林綠化面積3000余畝,種植荷花、睡蓮等水生植物320余畝,栽植各類花灌木110余畝,構建了層次豐富的立體生態景觀;實現林木撫育管護5000畝、灌水養護3600畝、環境衞生綜合整治3500畝,多維度生態治理措施顯著改善區域生態環境,為候鳥棲息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了優質的生態空間。

  秋意漸濃,候鳥將歸。“預計10月上旬,候鳥將大規模遷徙途經天河灣,目前,公園內已有灰鶴、蒼鷺、白鷺、骨頂雞、青頭潛鴨等濕地水鳥棲息,繁衍生息。”平羅縣黃河濕地保護林場場長張建寧説。

  據張建寧介紹,公園內已記錄維管束植物57科124屬183種,野生脊椎動物24目50科159種,其中,包括黑鸛、中華秋沙鴨、灰鶴等國家一級、二級保護動物14種。天河灣不僅是黃河寧夏段珍貴野生魚類重要棲息繁衍地,也成為我國西部、東亞和澳大利亞鳥類遷徙路線上的重要中轉站和棲息地。

  平羅縣自然資源局局長羅佔華介紹,從去年6月起,天河灣國家濕地公園科學規劃開放時段及區域,開展青少年研學、濕地開放日、主題黨日等多元活動,以促進全社會達成共建生態家園共識,讓全民共享生態文明建設成果,推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濕地保護開發新格局。(桑娜)

【糾錯】 責任編輯:紀桂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