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亮鴕鳥致富路 “鴕”起鄉村新産業-新華網

“電”亮鴕鳥致富路 “鴕”起鄉村新産業

2025-09-17 10:22:55
來源:國網中衛供電公司

  在寧夏中衛市沙坡頭區永康鎮樂&村,44歲的養殖戶李守德正對着直播間鏡頭展示剛破殼的鴕鳥雛鳥。養殖場裏,非洲鴕鳥甩着大長腿踱步其間。五年前,這個鴕鳥數量不足100隻的小養殖戶,如今已成為寧夏首個“鴕鳥産業鏈示範戶”。

  李守德是樂&村的養殖能人,他的鴕鳥養殖場如今已頗具規模,現有46隻種鳥、170隻商品鴕鳥,每年創造經濟效益百餘萬元。

  “養鴕鳥,沒電可不行!從孵化到養育,再到喂養,各種設備都得靠電。”李守德感慨地説。為了支持李守德擴大鴕鳥養殖規模,供電公司建設一條200千伏的專變線路,這為鴕鳥養殖産業的騰飛奠定了堅實基礎。

  走進養殖場,現代化設備一應俱全。自主恒溫自動孵蛋器一次能孵化1000多枚蛋,六個育雛間利用電力精準控溫,每3天降0.1攝氏度,直至鴕鳥滿月進入育肥階段。電動儲藏櫃恒溫精度控制在±0.2℃,能保證10000枚鮮蛋一整年新鮮如初,這些設備的穩定運行,都離不開可靠的電力保障。

  隨着養殖規模不斷擴大,鴕鳥數量從最初不到100隻發展到最多時900隻,養殖場地也從最初的5畝擴展到如今的35畝,擴大了7倍。設備更是鳥槍換炮,不僅有先進的孵化和育雛設備,就連拌料機、喂食設備等也都實現了電氣化升級。

  為保障電力供應,供電公司組織工作人員定期上門巡線、查驗電表,及時排除用電安全隱患。同時,配合政府助力樂&村發展屋頂光伏項目,既增加了村民收入,又推動了綠色能源發展。

  鴕鳥産業的蓬勃發展,也帶動了當地經濟的多元發展。李守德緊跟時代潮流,通過直播展示鴕鳥養殖過程,吸引了大量粉絲關注,進一步提升了鴕鳥場的知名度。如今,中衛不僅有寧夏首家大型鴕鳥養殖場,還誕生了首家鴕鳥肉火鍋店,形成了集養殖、加工、餐飲於一體的産業鏈條。

  國網中衛供電公司也將繼續為鴕鳥養殖等特色産業提供更加強勁、穩定的電力保障,助力鄉村振興,讓這片土地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劉宣燁 劉皎)

【糾錯】 責任編輯:紀桂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