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三級政協委員服務為農”直擊民心-新華網

石嘴山“三級政協委員服務為農”直擊民心

2025-09-16 10:25:21
來源:石嘴山市委宣傳部

  “要切實把履職答卷寫在田間地頭!”今年以來,寧夏石嘴山市政協創新打造“三級政協委員服務為農”履職品牌,推動政協委員走出會場,帶政策、帶項目、帶資金、帶技術,切實幫助農民解決生産生活中的實際難題,真正讓群眾感受到“政協離自己很近,委員就在身邊”。

  “以前總覺得政策看不懂、用不上。現在政協委員到田間地頭,用大白話講技術、説政策,我們一聽就明白!”大武口區的農民受訪時紛紛&&。

  今年以來,自治區政協委員劉媛、市政協委員郭慶茹、大武口區政協委員王楠等發揮自身專長,化身政策“翻譯官”,組織宣講團深入全市鄉村開展培訓12場,把節水灌溉、蔬菜高産技術、農業保險等複雜政策講清講透。他們還借助短視頻、雲端課堂等授課方式,擴大覆蓋面,實現了政策服務“零盲區”。

  石嘴山市各級政協委員更致力於推動資源下沉、富民項目落地:通過爭取自治區級農業科技園區等20多個項目,完善農業基礎設施,突破産業瓶頸;在農村道路硬化、溫室大棚建設等民生工程中,委員全程跟蹤,協調解決用地、審批等難題5件,切實增強了群眾獲得感。

  而為了消除資金短缺這個很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面臨的“攔路虎”,石嘴山市的各級政協委員們主動穿針引線,通過銀行創新推出“農村産權抵押貸”“科技創新貸”等産品,並引進社會投資1.3億元建設菌草科技産業園;爭取閩寧協作、鄉村振興等項目資金2200萬元,助力寶豐村建設溫室大棚60棟,種植菌菇200畝,走出了一條“資源盤活+集體增收+農民致富”的新路徑。

  此外,政協委員們還通過集中授課、田間示範等方式,在全市範圍內培訓農民800餘人,推廣農業科技成果5項,示範秸稈生物反應堆、“三零”有機種植等新技術43項,進一步提升了生産效率和農産品質量。

  “我們不僅自己要幹,還要把專家請進來。”政協委員嚴孟文介紹説。他牽線搭橋促成平羅縣寶豐鎮寶豐村與浙江大學、寧夏大學等6所高校合作,並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團隊攻關鹽鹼地治理難題;更與福建農林大學菌草中心建立長期合作,引進兩名專家全職入駐,帶動全市菌菇種植規模擴大到1700畝。

  “三級政協委員服務為農”不僅是一個履職品牌,更成為石嘴山政協系統服務基層、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委員們用實實在在的行動,不僅把履職答卷寫在了田間地頭,也寫進了農民心裏。(朱鳳玲)

【糾錯】 責任編輯:張潔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