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下班到家都快七點了,8號樓前就那幾個樁,早就被佔滿了,還得推車去別處找,太累人!”
近日,興慶區勝利街上前城家園“網格蜂巢群”裏,8號樓居民李女士的一條吐槽,瞬間引發了不少鄰居的共鳴。
“上次下雨,我推着車找了20多分鐘……”“‘僵屍車’佔了不少車位,也不及時清理。”一時間,附和而來的抱怨聲在群裏“刷屏”。
“大家的訴求我看到了,我這就&&物業協商,盡快給大家答覆!”負責該樓棟的網格員李麗敏銳捕捉到信息後及時安撫,一句話讓焦躁的群氛圍平靜下來。
李麗第一時間和物業公司進行協商,通過實地勘查發現8號樓前開闊區域地面平整,且附近有現成的供電接口,無需大規模施工,不僅能覆蓋8號樓,還能輻射周邊幾棟樓,連施工周期都能壓縮。
接下來的兩天,李麗持續跟蹤充電樁加裝進度——從施工隊進場佈線,到設備安裝調試,她每天都會去8號樓前查看情況,當10組嶄新的充電樁正式投用那天,她特意在群裏發布了現場視頻:“8號樓前的充電樁已經能用啦,大家可以去試試,有問題隨時找我!”
很快,群裏就有居民曬出了充電照片:“剛試了,充電速度很快,走太方便了!”
還有居民留言:“沒想到一次‘吐槽’讓網格員這麼上心,這麼快就解決了!”
從居民在群裏“吐槽”訴求,到網格員“秒接單”響應,再到聯合物業實地勘查、確定選址、推進施工,短短幾天時間,上前城家園居民的“充電難題”就得到了妥善解決。
這看似小事的背後,藏着網格工作“以居民為中心”的溫度——沒有忽視居民的“小抱怨”,沒有拖延訴求的“小問題”,而是用快速響應、務實行動,把居民的“煩心事”變成了“舒心事”,不僅化解了生活中的不便,更讓居民感受到了社區的關懷,切實提升了大家的歸屬感與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