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大典時,由於條件所限,我軍在訓練和閱兵期間的炮兵裝備和部分重型裝備基本靠騾馬拖拽,人員多以徒步方式機動;1951年國慶閱兵時,‘半騾馬半汽車’的保障方式顯示出我軍當時正在向機械化轉變……”9月8日,興慶區退役軍人事務局與寧夏醫科大學團委、學生工作部舉辦老兵宣講進校園活動,曾在陸軍服役多年的劉彥強分享閱兵的感受,引發在場師生強烈共鳴。
上好國防課,師資力量是關鍵。為打造國防教育特色品牌,興慶區組建“老兵宣講團”,成員既有參戰老兵,也有被稱為“軍中傘王”的退役一級軍士長,獲得“全國勞動模範”“全區最美擁軍人物”稱號的退役軍人、軍創先鋒等先進典型。他們以自身經歷為素材,通過一個個生動故事展示優秀退役軍人風采,傳播國防“好聲音”。
隨着老兵宣講的不斷深入,興慶區各基層退役軍人服務站組建“康平老兵説”“老師傅宣講”等退役軍人理論宣講隊,越來越多的優秀退役軍人主動申請加入宣講隊伍,宣講團從最初的6人擴大到30人,推動國防教育宣講進入千家萬戶。
9月1日,“興慶老兵”宣講團成員霍金成參加“開學第一課”宣講活動,以《天空浩瀚無邊 探索永無止境》為題,為學校師生進行國防教育授課。
“當看到有與我當年一樣對未來迷茫的青少年因我的講述而堅定目標,這種成就感讓我很受鼓舞。”霍金成説,加入宣講團後,他梳理總結自己的從軍經歷,反復打磨修改宣講內容,和宣講團成員探討交流,增強宣講感染力。也是這段經歷,讓他有機會經常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甚至到各縣區開展宣講,讓更多人了解興慶老兵故事。
為提升國防教育趣味性和感染力,“興慶老兵”宣講團精心打磨國防教育宣講作品,通過情景演繹、互動交流、文藝展演等多元形式,深入闡釋國防政策法規,講述革命歷史與光榮傳統。他們還將國防教育與徵兵工作、學生軍訓等有機結合,走進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村(社區)、學校等開展宣講,激發幹部群眾和青少年學生的愛國熱情。今年以來,“興慶老兵”宣講團累計開展宣講30余場,受眾萬餘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