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通區:社區“主理人”激活基層治理新動能-新華網

利通區:社區“主理人”激活基層治理新動能

2025-09-09 08:43:43
來源:利通區融媒體中心

  “你快來評評理,他家晚上太吵,我們都沒法休息!”一大早,早元小區的李阿姨就拉着譚金龍去“主持公道”。樓上樓下因噪音問題爭執不休,雙方情緒激動。老譚耐心聽完抱怨,笑呵呵地勸道:“遠親不如近鄰,咱們互相體諒一點。樓上注意時段,樓下也包容些小動靜。”短短幾句話,就讓原本劍拔弩張的鄰里關係緩和下來。

  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利通區勝利鎮富榮社區,62歲的譚金龍是家喻戶曉的“矛盾調解主理人”。停車糾紛、公共區域使用矛盾……一樁樁看似棘手的鄰里糾紛,總能在他的調解下化干戈為玉帛。老譚以情動人、以理服人,用智慧化解鄰里“千千結”,讓小區從“吵吵嚷嚷”回歸“和和美美”,成為基層治理中一抹溫暖而可靠的力量。

  成立於2013年的富榮社區是一個新型商品房集聚社區,下轄7個住宅小區,常住人口達8096人。面對治理模式單一、資源利用不充分等挑戰,今年以來,社區創新推出“社區治理主理人”模式,構建起以社區黨組織為“主心骨”、居委會為“組織者”、在職黨員為“先鋒者”、業委會為“當家人”、物業公司為“大管家”、轄區單位為“共建者”的多元共治新格局。在這一機制推動下,越來越多的居民發揮特長、主動參與,成為社區治理的核心力量。

  傍晚時分,樂享排練廳裏傳來悠揚旋律,“文藝主理人”聶中翠正帶領樂韻舞蹈團緊張排練。從最初寥寥數人到如今50多人的成熟團隊,她憑藉熱情與堅持,為社區注入了源源不斷的藝術活力。如今,這支隊伍不僅日常訓練有序,還積極參與各類比賽和公益演出,成為社區文化建設的亮麗名片。

  李雪是社區的“攝影主理人”,也是筱雪攝影公益志願團隊的負責人。她發揮專長,長期為居民拍攝肖像照、證件照和全家福,用鏡頭記錄社區溫暖,以愛心服務鄰里。

  “小楊,我頭髮又長了,麻煩你幫我理一下。”70歲的劉萬金老人一通電話,“街區主理人”楊志斌就帶着理髮工具上門了。長期堅持為高齡老人和殘疾人免費理髮的他,被居民親切稱為“最美理髮師”。他的理髮店也成了社區的“解憂雜貨舖”,不僅臨時存放快遞,更是居民傾訴心聲的溫馨驛站。

  今年雨季來臨,“諫言主理人”余淑琴注意到電動車充電安全隱患。她主動&&社區,組織居民代表協商充電棚加裝雨棚事宜,還推動設立了“鄰里心聲留言板”。張阿姨提出“為老人多測血壓”的建議,沒過兩天,居委會就帶着新儀器和社區醫生上門來了。看著老人們圍着儀器説笑的樣子,張阿姨覺得,留言板上的心願長出了翅膀,飛進了現實。

  富榮社區依託“時間銀行”積分&&,創新推出“近鄰茶話會”“民情懇談會”“圓桌議事會”等活動,以“搶單”方式認領服務項目。“通過開展志願服務、參與治理,在時間銀行中記錄積分,並以時間存摺的形式兌換生活用品,居民的參與熱情越來越高。”社區幹部劉瑞婷介紹。

  針對人居結構複雜、鄰里關係淡漠等治理難點,富榮社區積極推進“熟人社區”建設,目前,社區已培育15名“社區主理人”,他們積極開展各類公益課程與志願服務,至今累計服務超過1200人次。

  據介紹,未來富榮社區還將持續挖掘典型人物、吸納更多居民成為“活細胞”,聚力構建“黨組織牽頭、主理人承責、活服務嵌入”的立體化基層治理架構,打造深入人心的社區主理人品牌,真正激活基層治理“一池春水”。(馬妮)

【糾錯】 責任編輯:紀桂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