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銀川9月9日電(記者任瑋)8日,寧夏鹽環定、沙坡頭北幹渠、東幹渠相繼關閘停水,標誌着寧夏引黃灌區夏秋灌圓滿完成。今年夏秋灌歷時171天,各大幹渠累計引黃河水38.2億立方米,為全區糧食生産實現“二十二”連豐做出重要貢獻。
自3月22日開灌以來,全區水利部門堅持“四水四定”原則,全力保障經濟社會發展供水安全。水利部門將水資源調度和供水保障服務作為落實“四水四定”的重要舉措,優化水資源配置、創新調度機制、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高效利用。並按照優先滿足城鄉居民生活用水、保障基本生態用水、統籌生産用水原則,全口徑配置地表水、地下水和非常規水,綜合考慮各工程取水許可、調蓄能力等,科學編制2025年寧夏水量分配方案和全區水量調度計劃,為有序用水提供遵循。
圍繞構建現代水網,寧夏不斷完善灌排體系,完成七星渠進水閘、紅寺堡揚水支幹渠支泵站改造等一批現代化灌區建設項目,加快構建從水源、骨幹輸配水渠係到田間的灌排工程體系,不斷改善灌區灌溉條件。
水利部門堅持“年控制、月計劃、旬安排、日調度”的工作模式,根據雨情、墑情、農情變化,科學會商研判,動態調整調度計劃,統籌做好特色産業、農業生産及生態用水調度。積極應對乾旱防禦Ⅳ級應急響應,開展“四下基層”活動,深入同心、紅寺堡、原州等縣(區),實地解決因大風極端天氣疊加旱情形成的區域灌溉難點。
為確保調度指令暢通和工程運行安全,各級水管單位嚴格落實渠道巡查、水量調度、值班值守等制度,嚴格執行24小時領導帶班和專人值班制度,加密重點閘站、渠道險工險段巡查頻次,確保突發事件能夠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報告、第一時間處置。夏秋灌期間,渠道工程運行平穩,實現了安全高效供水目標,牢牢守住了供水安全底線。
下一步,水利部門將緊抓秋季建設黃金期,加快推進現代化灌區建設和水利工程維修養護,紮實做好冬灌準備工作,全力保障各業用水安全。(完)